返回 九十年代的爱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 (5)[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婶儿,您真有意思!”杨百合偷笑。

    张母:“还有更有意思的呢,结婚当天晚上,两口子坐在床上不能说话。”

    “为什么不能说话?”杨百合好奇地问。

    “听老人们说,入洞房的那天晚上谁先说话谁先死!”张母一本正经地说。

    “啊!真的?”杨百合瞪大眼睛。

    “傻丫头,当然不是真的,是迷信!”张母笑。

    老北京的婚礼习俗还远远不止这些。结婚前一天,女方家办喜酒,新娘子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一些至亲都要来贺喜。晚上要给新娘子装箱子,由一位年老的长辈,把新娘子的衣服、鞋子、袜子等摆放整齐。新娘子的这些长辈,都要出装箱子的礼金,称为“压箱子礼”。无论新、旧仪式的婚礼,本家必须给来贺的亲友预备酒饭,才能叫“办事”,如果只举行仪式不招待亲友,叫“不办事”。凡办事的男女双方均各自设立账房收礼。亲友前来贺喜叫“出份子”,一律将礼金装在红纸包里封好。

    旧社会的席面一般多用“猪八样”招待客人,有红焖肘子、荷叶肉、米粉肉、扒肘条、四喜丸子之类的大菜,另外加上一些熘、炒菜。再讲究些的用海参席、鸭翅席、燕翅席。桌面上一般只有四碟冷荤、拼盘,叫“压桌”。

    结婚当天,新娘子要穿大红衣裤,长辈用毛线把新娘子前额上的绒毛绞掉,叫“开脸”,意思是已经从姑娘变成媳妇了。新娘子准备好后,只等新郎来接人,新娘子不能轻易上花轿,上轿前必须哭,这叫“离娘泪”,哭不出来也得做个样子,不然会被亲友和邻居们笑话。在去新郎家的路上要“抢风头”。据说抢在前面的就很吉利,落后的要倒霉。下轿以后要先“迈火盆”,火盆里面要放些桃木和柳木,还要放红豆和朱砂,据说可以驱除晦气,防止野鬼跟进家里,还寓意着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接着就是拜天地。新房里的床、被褥都要新的,要找新郎的长辈给铺床,而且要儿女双全的。新婚前一天,要由侄子辈的小孩子在床上滚几圈,叫“滚床”。w~

    主持人走了过来

第91章 (5)[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