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8章 多壁碳纳米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即便是现在赵小侯掌握了锗碳芯片技术,也可以借用电磁波超高频震荡模式来制造碳纳米管。

    nbsp但即便是如此,这个成本也是相当高的。

    nbsp也就是说,如果用碳纳米管来制作太空电梯的主绳索,那么太空电梯的成本将会大到一个让整个人类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nbsp毕竟光是一条绳索的长度就有多公里啊!

    nbsp何况,太空电梯至少需要两条绳索,并且地面基建,太空基建乃至于绳索上运动的电梯等等,也都不是一笔小钱。

    nbsp这么说吧,就用现在最先进的硅芯片,铺出一条7万多公里的直线来,需要多少钱?

    nbsp这个算一算,就知道了。

    nbsp而由于太空电梯绳索的直径也不可能是小说里说的1厘米。

    nbsp赵小侯之前就测算过,其直径应该超过50公分,才可能承受住太空端的巨大拉力。

    nbsp当然具体情况就得看碳纳米管的具体强度了。

    nbsp毕竟如果强度越高,那么绳索所需要的直径自然就细。

    nbsp想到这里,既然碳纤维的最高强度暂时有限,那么将碳纳米管加进来呢?

    nbsp毕竟如果仅仅只是实验的话,这点费用,他还是能够承担的。

    nbsp随后他就给1号智能AI安排了下一步的实验计划。

    nbsp简单来说就是做到碳原子组成四面体的同时,在上一级形成碳纳米管。

    nbsp这个实验的可行性很高,但需要大量实验来验证。

    nbsp并且这次,赵小侯将1号智能AI实验的碳纤维生成皿数量提升到了3万个。

    nbsp反正1号智能AI即便是管理整栋实验楼的机械臂之后,剩余的算力还有很多,拿来同时操纵数百条机械臂对3万个碳纤维生成皿进行实验操作,都还有剩余算力的。

    nbsp只不过,生产碳纤维生成皿的材料又得向外采购了。

    nbsp毕竟那些材料也不是实验楼仓库里的常储材料。

    nbsp安排完这些之后,赵小侯就将注意力放回到智能实验室。

    nbsp实际上智能实验室的技术在系统那里是可以兑换的。

    nbsp之前,他就看过一次,但兑换价格高达2万自由科研点。

    nbsp这个兑换价格,他是可以承受的,但兑换之后,自由科研点基本上就清零了。

    nbsp以后遇上什么搞不定的实验,就麻烦大了。

    nbsp因而他也没有直接兑换这项技术。

    nbsp而是准备像碳纤维技术一样,自己先慢慢的搞着,隔一段时间再来看看兑换价格。

    nbsp如果兑换价格下降了,说明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对的。

    nbsp如果兑换价格不变,那么就说明自己选择的道路错了。

    nbsp这大概也算是薅系统的羊毛了。

    nbsp这次,他一看智能实验室的技术,兑换价格就从2万点下降到1万5千点。

    nbsp这个价格下降,就说明1号智能AI出具的三套建设方案是有用的。

    nbsp只不过建成之后的智能实验室,比系统兑换的智能实验室技术还是要差上很多很多。

    nbsp想一想,这也不奇怪。

    nbsp毕竟系统兑换的智能实验室技术至少是超越现在蓝星技术水平3050年以上。

第378章 多壁碳纳米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