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打假的电视台记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后也就十多年的黄金时间。

    nbsp当然,相对于肿瘤医生们的未来而言,赵小侯还是更关注那些癌症患者。

    nbsp将十万剂量的蛋白质机器人溶液带到莱河市医院的新院区之后,他就建议牛院长,每天的手术场次可以提升了。

    nbsp牛院长对此自然是愿意的。

    nbsp之前安排每天20场的手术,不就是因为蛋白质机器人溶液不够吗?

    nbsp现在10万剂量的蛋白质机器人溶液肯定是够了。

    nbsp因而他随即就将每天的手术增加到了400场。

    nbsp每场手术需要两个医生配合操作,也就是每组医生每天做手术20场。

    nbsp实际上,以现在蛋白质机器人手术的时间,每组医生每天做30场手术都是可以的。

    nbsp但考虑到医生本身的体力,专注力时间以及对蛋白质机器人手术的熟悉程度等等因素,每天做20场手术是比较妥当的。

    nbsp等到这些医生进一步熟练了手术,再将场数提升上去也是可以的。

    nbsp当天晚上,搬入新院区的一部分癌症患者就得到了护士的手术通知,要求晚上12点之后就不再进食和饮水。

    nbsp次日,400名癌症患者得到了手术治疗,并在两天后就出院了。

    nbsp正巧这个时候,大夏公民电视台的新闻采访组来到了莱河市。

    nbsp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夏公民电视台的新闻采访组无疑对某个地级市的医院能够治愈癌症的消息更敏锐。

    nbsp当然,就算是新闻采访组内部,对于这个消息的真伪也是各持各的立场。

    nbsp新闻记者王哲林已经40多岁了,都快要退出新闻采访一线了,他见过太多的骗局了。

    nbsp二十多年前的水变油骗局,就是他戳破的。

    nbsp还有十多年前的某某大师,也是他戳破了骗局。

    nbsp至于那些小骗局或者虚假传言等等,他戳破的也是无计其数了。

    nbsp就连公民电视台内部不少人都说应该将王哲林调到科学采访栏目组去,而不是留在新闻采访组,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nbsp王哲林对于这个市级医院治愈癌症的消息,直斥就是骗局,就是炒作!

    nbsp而与王哲林意见相反的则是他带的徒弟,刚刚毕业不久的记者黄美美。

    nbsp而跟着他们的摄影师孙兴鹏则是一个憨厚的青年,对于师徒之间的争执根本就不发表意见,即便是问到他头上,他只会憨憨一笑,表示自己不知道。

    nbsp这个新闻采访组就在400名癌症患者出院的时候抵达了莱河市医院的新院区。

    nbsp因为莱河市医院的老院区已经不再接收癌症患者,之前尚未出院的癌症患者也都转移到了新院区。

    nbsp王哲林肯定是不愿意打草惊蛇的。

    nbsp他要戳破这个骗局!

    nbsp所以他就带着采访组来到了莱河市医院的新院区。

    nbsp看着一群群患者和家属从新院区里出来,王哲林顿时大喜,急忙就招呼徒弟和摄影师凑了上去。

第261章 打假的电视台记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