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承德殿上见太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朝一旁的内侍总管高邑看了一眼,高邑立时会意,从一旁的托盘中拿出一方绣着九色飞龙的黄色布帛,朗声道:
nbsp“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nbsp期年以来,承蒙上苍见爱,风调雨顺,四海承平,关河宁定,民生安乐,天子幸也,万民幸也,此全赖诸卿勤政教化之功。
nbsp古来圣人有训,君王以社稷为业,百官以万民为本。今于圣和二年正月十六开朝,望诸君勤勉自律,求来年万民安康,成盛世之业,方不辱先圣遗教。”
nbsp高邑念完,退至皇帝身侧。
nbsp“风调雨顺,需借神力。民生安乐,全赖诸卿。今日开朝,并无大事,只是新年伊始,万物求新,朕虽身披新袍,却着旧履,其中深意,可有人知晓?”
nbsp皇帝说着话,缓缓扫视了一眼百官。
nbsp不急不躁,不怒自威,成一派帝王气度,不愧是一国之君。
nbsp这是程不器对当坐的皇帝李承安的第一印象。
nbsp见无人答话,皇帝自己解释道:
nbsp“新服旧履,旨在尊夫子之教,行圣人大道,不忘前人开路之艰,但也不能沉迷往日辉煌,日新月异,世道变迁,历史演变,人力也难以阻挡,故我等也需改颜换面,以全新气象来迎接新的一年,诸君可否赞同?”
nbsp群臣齐声应和:
nbsp“吾皇深意,臣等受教!”
nbsp程不器一动不动站在原地,总以为皇帝何时会忽然叫到自己名字,哪怕只是寻常问一问北境的近况。
nbsp但全程并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出现,甚至皇帝都没有太过关注他这个威王府的世子,反倒是让程不器有些失落感。
nbsp程不器偶尔容易钻牛角尖,越是想不通的事,越是要想个明白,以至于失神之间,后续皇帝与百官的议政全然抛之脑后,只是咂摸着今日踏上这金銮殿的深意。
nbsp活了两世,也才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一国之君,真真正正、如假包换的皇帝,原来也不过就是个人,只是坐的高一些,穿的华丽一些,但还是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
nbsp退朝之后,程不器也没有得到预料之外的皇帝特别召见,直到最后,不过就是和当朝太子李焱见了一面。
nbsp这应该算是程不器上朝唯一的收获。
nbsp太子李焱是皇后嫡出,而当朝皇后出自金陵柳氏一脉,与柳茹玉同根同源,好像还是柳茹玉未出五服的堂姐。
nbsp因为柳茹玉的关系,程不器对李焱表现的十分亲善。
nbsp但作为皇家太子,大周未来的继承人,李焱言谈表现的并没有太惊艳,至少给到程不器的感觉,好似温善有余,但稍显魄力不足。
nbsp不过这只是程不器的第一印象,或许这位太子爷城府深,人前隐匿本性也说不准。
nbsp跟着‘未来岳父柳谢与‘大舅哥柳如龙,随着百官人群往皇城外走着,程不器还在想着这简单的好似走过场一般的早朝。
nbsp“不器,你觉得太子如何?”
nbsp柳谢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霎时点醒了程不器。
nbsp若说皇帝安排自己进太学院,是为了认识二皇子李潘、三皇子李宣,那今日早朝之上,则是为了与太子李焱见第一面。
nbsp程不器霎时明白过来,今天自己看似走了过场,里面的学问、深意大的很。
nbsp李焱是未来的皇帝,自己是未来整个大周最有实权的藩王,这算是世纪会面。
nbsp换句话说,皇帝想必希望自己能与太子李焱互相留个好印象,只有这样,威王府与皇家才能继续保持微妙的平衡,两家和平相处,对大周王朝的统治最为有利。
nbsp程不器一次又一次地觉得当今龙椅上的这位,每一次给自己看似简单寻常的安排都有难以琢磨的深意,帝王之术确实不简单。
nbsp回头再看这巍巍承德殿,看着金砖彩瓦的皇城,只觉得有参不破的迷雾,好似一个无底的黑色漩涡,让每一个靠近他的人都难以脱身。
nbsp......
nbsp大周北境陵州,威王府内,王妃祝亦瑶正端坐于书案前,手中一支细杆狼毫笔唰唰连动。
nbsp几天前柳茹玉专程遣人前来送信,接到来信之后,祝亦瑶再未出过府门,一直在房间内认真为两本剑谱批写注释。
nbsp剑谱之上赫然而列“碧海流星”四个字。
nbsp祝亦瑶正在批释的,乃是琅琊祝家四百年家传的独门剑法《碧海流星剑》。
nbsp这是天下剑客都只能仰望的剑法,是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传说,但此时就这样安静地躺在祝亦瑶的书案之上,褪去了天下武人的你争我夺,只是一本寻常不过的小册子。
nbsp祝亦瑶接到柳茹玉的来信,恳请自己将《碧海流星剑》传个一招半式给她。
nbsp祝家之所以能以剑
第24章 承德殿上见太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