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捡漏的官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官之道,清者自清。本官在礼部多年,行的端做得正,些许闲言碎语,不足挂齿。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34;那是自然。34;
nbsp周明远举起酒杯,34;下官敬张大人一杯,祝张大人在燕州...为国分忧。34;
nbsp二人隔空举杯示意,目光交汇之际,似有火花迸溅。
nbsp一方为出身进士的资深官僚,另一方则与右相有所关联且富甲一方。
nbsp此时,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喧闹之声。
nbsp张文翰微微蹙眉,李才即刻起身,移步至窗边,回禀道:“大人,是县衙的差役正在摊派‘接待银,有几户百姓无力缴纳,正在闹事。”
nbsp“哼,不识好歹。”
nbsp广平府知府刘文举冷哼一声,说道:“为国效力,地方接待官员,刁民出些银子,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nbsp张文翰摆了摆手,劝诫道:“刘知府慎言。百姓生活困苦,我等身为官员,理当体恤民情。”
nbsp言罢,他转向李才,吩咐道:“去告知乐平县县令,朝廷心怀百姓,本官清正廉洁,莫要闹出乱子。”
nbsp李才领命而去。
nbsp实则,张文翰并非真心关怀百姓疾苦,只是深谙为官之道——表面功夫必须做足,压迫百姓之事皆归咎于差役(临时工),而大老爷仍可保持爱民之形象。
nbsp况且,乐平县这几日的接待工作已让他颇为满意,实无必要逼迫过甚。
nbsp“诸位,”
nbsp张文翰环顾众人,说道:“我等在此已等候三日,定北侯张克却迟迟未开城门,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nbsp元城县知县吴大勇怯生生地开口道:“下官听闻燕山卫战事吃紧,西羌人攻势猛烈,会不会……”
nbsp“吴知县多虑了。”
nbsp张文翰打断他,说道:“本官有确切消息,西羌意在牵制晋州兵力,其目标是秦州,不会进犯燕州。至于燕山卫……”
nbsp他意味深长地一笑,接着说道:“有定北侯坐镇,何须我等操心?”
nbsp众人听闻,纷纷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nbsp唯有周明远嘴角微微抽搐,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nbsp“张大人,”
nbsp马德昌凑上前,说道:“下官初任朝廷官职,此前一直在苏州经营生意,对为官之道多有不解,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nbsp张文翰捋了捋胡须,摆出一副诲人不倦的姿态,说道:“马知府客气了。
nbsp这为官之道,说难亦难,说易也易。归根结底,对上要对得起陛下,对下要安抚豪绅。
nbsp燕州情况特殊,百姓久未受王化熏陶,需以法律加以约束,再辅以圣人教化……”
nbsp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全然不顾自己从未有过外放为官的经历。
nbsp众官员却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nbsp“……所以,为官者应如流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既要有原则,又要懂得变通。”
nbsp张文翰总结道,对自己在金陵所秉持的“为官哲学”颇为自得。
nbsp正当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之时,雅间之门被推开,李才神色慌张地跑进来,说道:“大人!不好了!县衙差役在催缴银两时打死了一名老农,如今百姓聚集在县衙前闹事!”
nbsp张文翰脸色一沉,怒道:“这个乐平县县令,办事如此不力!”
nbsp说罢,他站起身来,安抚众人道:“诸位稍安勿躁,本官前去查看。”
nbsp周明远突然开口道:“张大人,此事恐怕不妥。百姓闹事,按律应由按察司处理。下官身为燕州按察使,理当出面解决。”
nbsp二人目光再度交汇。片刻之后,张文翰缓缓坐下,说道:“周按察使所言甚是。那就有劳了。”
nbsp周明远起身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nbsp张文翰凝视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nbsp“大人,这周明远也太……”
nbsp刘文举凑过来,话未说完便被张文翰抬手制止。
nbsp“刘知府,”
nbsp张文翰压低声音,说道:“周按察使有右相撑腰,我等初来乍到,不宜树敌。”
nbsp他环顾众人,问道:“诸位切记,燕州虽是新定之地,我等耗费如此大的代价来到此处,所为何事?”
nbsp“自然是为国为民,光宗耀祖!”马德昌立刻回应道。
nbsp张文翰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英国公张维即将收复燕京,届时燕州将成为北直隶的重要之地。我等如今所处的职位,将来的价值何止翻倍?”
nbsp这番话让众官员眼中燃起了贪婪的欲望。
nbsp这些花费重金谋得燕州官职的官员们,脸上仍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nbsp他们这些身处官场边缘之人未曾深思,为何朝中那些真正有门路的官员,对燕州官职避之不及。
nbsp官场犹如深潭,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从来不存在所谓的捡漏之事。
nbsp有些官职天上掉馅饼并非机缘,而是陷阱;
nbsp有些看似“捡漏”的机会,实则是旁人早已洞察的险途。
喜欢。
第360章 捡漏的官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