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归来,我林冲追妻火葬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大华宝船被伏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住口!」林冲甩袖而起,「昔年在梁山泊,面对童贯十万大军,我等何曾惧过?传旨:调陕西六路精兵二十万,屯于萧关;命水军统领张顺率闽粤水师固守泉州,严防七海同盟北上;着呼延灼速速回师,不得恋战。」

    nbsp然而此时的印度洋上,呼延灼正陷入两难。槟榔屿粮仓已被象兵奇袭焚毁,舰队仅剩七日粮草,更糟的是,痢疾开始在军中蔓延。

    nbsp副将徐宁捧着染血的海图:「大将军,若东返泉州,需经马六甲,而柯枝城象兵必在海峡设伏;若西攻天竺本土,粮草不济,且敌境陌生。」

    nbsp深夜,呼延灼登上望楼,望着南半球的星空。忽有渔舟靠近,渔夫递上裹着蕉叶的密信,

    nbsp竟是蒲寿庚的暗语:「戒日王合纵南洋十六国,断我商路,现率象兵二十万、战船千艘,正往马六甲而来。」

    nbsp「好个戒日王,竟学我朝合纵连横之术。」呼延灼撕碎密信,眼中闪过狠色,「传令下去,弃船登岸,直取摩揭陀国都城曲女城!」

    nbsp徐宁大惊:「我军陆战不熟,且无后援......」

    nbsp「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料定我会东逃。」呼延灼指向海图上的恒河入海口,「恒河水路可通曲女城,我等以宝船改装登陆舰,趁其主力尽出,

    nbsp直捣黄龙!」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若成功,可断天竺粮草补给;若失败,便葬身恒河,为陛下探明前路。」

    nbsp第五小章nbsp恒河血渡

    nbsp十八年孟秋,恒河水位暴涨。呼延灼将三十艘宝船拆去风帆,甲板上铺满浸过桐油的牛皮,三千精兵暗藏船中,船头伪装成运送香料的商船。

    nbsp船过孟加拉湾时,恰逢天竺秋祭,沿河寺庙钟声不绝,竟无人识破伪装。

    nbsp曲女城在望,岸边停着数百艘象船,却无重兵把守——戒日王将主力调往马六甲,只留老弱镇守都城。

    nbsp呼延灼站在船头,望着岸上高耸的阿育王柱,突然听见婴儿啼哭般的螺号声。

    nbsp「是戒日王的禁卫军!」吕颐浩认出旗号,「他们身着孔雀羽甲,每人携带五尺毒镖!」

    nbsp来不及整队,宝船已撞向河岸。呼延灼举刀高呼:「随我破城!」三千精兵呐喊着冲上滩头,却见城门大开,数百头战象排山倒海而来,象蹄踏碎牛皮筏,象鼻卷起士兵甩向空中。

    nbsp「火油!快泼火油!」徐宁指挥士兵将装在陶罐中的火油抛向象群,火箭随后射来,烈焰中战象悲鸣,竟掉头冲进禁卫军阵列。

    nbsp呼延灼趁机率军突入城门,却被眼前景象惊住——街道两侧摆满铜制佛塔,每座佛塔都藏着弩机,箭矢从佛眼处射出,密集如蝗。

    nbsp「天竺人竟将机关藏于佛像!」吕颐浩躲过一箭,「大将军,此城街巷如迷宫,我军不熟地形......」

    nbsp话音未落,城中钟声大作,四面八方涌来持盾的沙门武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们光头赤足,却刀枪不入——原来僧袍内穿着浸过树脂的亚麻甲,普通刀箭难伤。

    nbsp一名沙门挥斧砍断宋军长枪,竟用僧钵接住飞溅的血珠,诵起梵文经咒。

    nbsp巷战持续三日,大华军死伤过半。呼延灼站在被攻破的王宫前,

    nbsp望着戒日王的鎏金象辇,突然听见西南方向传来闷雷般的震动——是象兵回援了!

    nbsp第六小章nbsp京师惊变

    nbsp幽州此时已进入深秋,御花园的菊花正盛,林冲却无心赏菊。枢密院送来急报:「七海同盟舰队袭扰广州,泉州告急;

    nbsp西夏李仁孝率天竺军二十万,已过玉门关,前锋距萧关仅百里!」

    nbsp「好个声东击西!」林冲捏碎茶杯,「戒日王攻我南洋,实则助西夏复国强攻西北。」

    nbsp他看向阶下的老将军种师道,「卿可还记得,二十年前征方腊时,如何破杭州城防?」

    nbsp种师道抚须道:「陛下是说火攻连环马之法?西夏象兵虽猛,却比不得金兀术的铁浮屠。臣请率西军,以火牛阵破之。」

    nbsp正议间,殿外突然喧哗,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闯入:「陛下!萧关失守!西夏军有天陀象军,象背设塔楼,可居高射箭,我军弩炮皆被踏毁!」

    nbsp林冲眼前发黑,扶住龙案才稳住身形。他忽然想起呼延灼临行前的密奏:「若臣战死,

    nbsp望陛下以海权制陆权,联大食、波斯以分天竺之势。」如今看来,唯有派使者携重金西去,许以通商特权,方能破此危局。

    nbsp「传旨:命知开封府事李纲兼理枢密院,统筹京师防务;着鸿胪寺卿带黄金万两,走海路赴大食,

    nbsp许其市舶司免税十年;」他顿了顿,声音哽咽,「再遣快马至恒河,无论生死,接呼延将军回朝。」

    nbsp暮色中,林冲独自登上宣德楼,望着汴京灯火。当年在梁山泊,他曾以为平定方腊便是终局,却不想这天下如浩瀚海洋,永远有新的风浪。

    nbsp远处传来更鼓,惊起寒鸦数只,他摸了摸腰间的「寒星剑」,剑鞘上「替天行道」四字已斑驳,如今该换成「保境安民」了。

    nbsp第七章nbsp归舟泣血

    nbsp恒河之畔,呼延灼背倚断墙,望着燃烧的曲女城。象兵的号角近在咫尺,副将徐宁已战死,

    nbsp吕颐浩被流箭射中咽喉,临终前塞给他一卷天竺文佛经,上面用朱砂画着逃生水道。

    nbsp「大将军,留得青山在......」最后一名亲卫倒下时,呼延灼踉跄着爬向恒河。河水裹挟着硝烟味,

    nbsp他解下染血的战袍,将皇帝赐的斩马刀系在腰间,突然听见上游传来熟悉的宋式号角。

    nbsp「是张顺的闽粤水师!」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来张顺接到朝廷急令,率五十艘福船冒险穿越马六甲,沿恒河而上救援。

    nbsp宝船的轮廓在晨雾中浮现,神臂弓手在甲板上列阵,对着追来的象兵齐射。呼延灼被拉上甲板时,

    nbsp望着渐渐远去的曲女城,突然发现城墙上飘起了大食的新月旗——戒日王为拉拢盟友,竟将西海岸港口割让给大食,如今反被其趁虚而入。

    nbsp「大将军,朝廷急报。」水手递上蜡丸,呼延灼看完闭目长叹:西夏象军破萧关,直逼长安;七海同盟围泉州,市舶司被毁;而最致命的是,朝中言官弹劾他丧师辱国,要求罢官问罪。

    nbsp「回师吧。」他望着舷外浑浊的恒河水,「此一战,让我等明白了两件事:其一,海外诸国非化外之地,皆有雄主;其二,我大华水师虽强,却不能孤军深入。」他转头对张顺,「传令下去,所有宝船竖起求和旗,绕道大食,与波斯商团结盟。」

    nbsp三个月后,当沾满盐霜的宝船驶入泉州港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欢呼,而是御史台的枷锁。呼延灼解下斩马刀,任由官兵绑住双手,目光却望向远方——那里,七海同盟的舰队正在集结,西夏的象兵正在践踏关中平原,而大华的海权之路,才刚刚开始流血。

    nbsp大华十九年春,开封府大牢。林冲隔着铁栅望着须发皆白的呼延灼,手中捧着从恒河带回的佛经,经尾用汉文写着:「天竺有象,名曰波旬,能踏须弥,却畏蝼蚁。」

    nbsp「卿可知,朕为何不杀你?」皇帝轻声道。

    nbsp呼延灼惨笑:「因为陛下需要臣记住,这海上的血,比陆地更咸。」

    nbsp林冲点头,从袖中取出新绘的世界舆图,上面用朱砂圈出大食、波斯、天竺:「朕已遣使者赴大食,许以共治红海之权;波斯愿与我互市丝绸,共抗天竺。这盘棋,朕输了第一步,却要赢在第二步。」

    nbsp他忽然想起吕颐浩临终前的话:「海外不是征服,是共生。」如今看着舆图上蜿蜒的海岸线,终于明白,大华的强大,不应是巨炮下的臣服,而该是商船中的共赢。

    nbsp狱外,春雨绵绵。远处传来市舶司重建的锤声,叮叮当当,如同大海的心跳。林冲知道,属于大华的大航海时代,才刚刚经历第一次潮汐的冲刷,那些在恒河染红的浪花,终将成为照亮前路的星辰。

    喜欢。

第26章 大华宝船被伏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