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章 汉纪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共三万人侵犯安定,一直打到阴盘,冯异率领众将抵抗;隗嚣又派另外的将领下陇地,在汧县攻打祭遵。两路军队都没占到便宜,只好退回。刘秀打算亲自征讨隗嚣,事先告知窦融出兵的日期,结果遇到下雨,道路阻断,而且隗嚣的军队已经退走,于是就取消了这次行动。刘秀让来歙写信招降王遵,王遵前来投降,刘秀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

    nbsp冬天,卢芳因为一些事杀了五原太守李兴兄弟。朔方太守田飒、云中太守乔扈各自带着自己的郡投降,刘秀让他们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

    nbsp刘秀喜欢图谶,和郑兴讨论郊祀的事情,说:“我想用图谶来决断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郑兴回答说:“我不研究图谶。”刘秀生气地说:“你不研究图谶,是反对它吗?”郑兴惊慌地说:“我对图谶方面的书没有学习过,但我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刘秀这才消了气。

    nbsp南阳太守杜诗治理政务清正廉明,兴利除害,百姓都觉得很便利。他还修建整治池塘,开垦扩大农田,郡内家家户户都富足殷实,当时的人把他和召信臣相提并论。南阳百姓为此流传着这样的话:“以前有召父,现在有杜母。”

    nbsp评论

    nbsp建武七年,刘秀政权在多方面持续发展与调整。

    nbsp在军事制度上,裁撤部分地方军事力量,让士兵回归民伍,这一举措既体现了战事渐缓后国家向休养生息的转变,也有利于恢复民间经济与人口发展。

    nbsp政治方面,关于官员任用和职权监督的讨论十分关键。郑兴对日食现象结合政治的分析,委婉地指出刘秀施政过于严急的问题,反映出臣子对君主的谏言与期望,而刘秀对这类建议的接受程度,也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包容与反思能力。陈元反对司隶校尉督察三公的上疏,引经据典,从历史经验和当下局势阐述利弊,刘秀从善如流,表明其在政治制度构建上注重权衡各方,寻求合理的权力架构。

    nbsp在地方治理上,杜诗在南阳的治理成效显着,被百姓比作召信臣,展现出优秀地方官员对地方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刘秀政权下部分地区已逐渐走向稳定繁荣。而刘秀与郑兴关于图谶的对话,虽只是一个小插曲,却能看出图谶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以及不同官员对其的态度,反映出当时思想文化与政治的交织。

    nbsp总体而言,这一年刘秀政权在不断探索与调整中前行,既有制度上的变革,也有对各种政治理念的权衡。

    喜欢。

第222章 汉纪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