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汉纪二十九 王莽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继承人。因此,王莽看到汉朝内外势力都已衰微,上下都很薄弱,便无所顾忌,萌生了奸邪之心,凭借着太后的权力,假借伊尹、周公的名义,在朝堂上独断专行、作威作福,不离开朝堂就能掌控天下。阴谋得逞后,便登上皇帝的宝座,分别派遣五威将等官员,乘坐驿车奔走天下,颁布符命。汉朝的诸侯王纷纷叩头,献上玺印绶带,生怕落在后面;有的甚至称赞歌颂王莽的德行来求得他的欢心,这难道不悲哀吗!
nbsp国师公刘秀说:“周朝设有泉府这一官职,收购卖不出去的货物,提供百姓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易经》里所说的‘治理财物、端正言辞,禁止百姓为非作歹。”王莽于是下诏说:“《周礼》中有赊贷的记载,《乐语》中有五均的说法,各种传记里也都有相关的管理办法。如今推行赊贷,设立五均,实施各种管制措施,是为了让百姓平等,抑制兼并。”于是在长安以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设立五均司市、钱府官。司市通常在每个季节的第二个月,评定物价的上、中、下三等,作为市场的标准价格。百姓卖五谷、布帛、丝绵等物品卖不出去的,均官会考察核实情况,按照成本价收购;如果物品价格比标准价格高出一钱,就以标准价格卖给百姓;价格低于标准价格的,就听任百姓自行交易。另外,百姓生活匮乏想要赊贷的,钱府会借给他们;每月一百钱收取利息三钱。又按照《周官》的规定向百姓征税,凡是有田不耕种的,视为不生产,要缴纳相当于三个劳动力的赋税;城郭中的住宅不种植树木、蔬菜的,视为不长草木,要缴纳相当于三个劳动力的布匹;百姓游手好闲没事做的,要缴纳一匹布;那些交不出布的,就要为官府服劳役,由官府提供衣食。凡是在山林、水泽中获取金、银、铅、锡、鸟、兽、鱼、鳖以及从事畜牧的,还有妇女养蚕、纺织、缝纫、修补,工匠、医生、巫师、占卜、祭祀以及其他有专门技艺的人,商贩、商人等,都要自行申报经营所得,向所在地的官府报告,扣除成本后,按利润的十分之一缴纳贡税;胆敢不自行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全部没收其经营所得,还要为官府服劳役一年。羲和鲁匡又上奏请求对酒类实行专卖,王莽听从了他的建议。同时禁止百姓携带弩和铠甲,违反的人会被流放到西海。
nbsp评论
nbsp始建国二年,王莽的统治在一系列“操作”下,让本就动荡的局势愈发复杂。从对汉朝诸侯王的处置来看,王莽轻而易举地就瓦解了汉朝遗留的诸侯势力,曾经高高在上的诸侯王为求自保,纷纷讨好王莽,尽显世态炎凉,也反映出汉朝宗室的衰落与无奈。班固对周、秦、汉三代诸侯国制度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不同制度下国家兴衰的缘由,也暗示了王莽篡汉并非偶然,而是汉朝自身制度弊端与衰落的结果。而王莽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如设立五均司市、钱府官,实行赊贷、五均、专卖等政策,看似想要调节经济、抑制兼并、造福百姓,实则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这些措施过于理想化,忽视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经济规律,不仅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还可能因官员的执行不力或从中谋私,进一步扰乱经济秩序。禁止百姓携带弩铠,看似维护社会稳定,实则是对百姓权利的一种限制。王莽的这些举措,没有真正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和不满,为新朝的统治埋下了更多隐患,使其统治根基愈发不稳。
喜欢。
第186章 汉纪二十九 王莽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