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临。”皇上不听。
nbsp朱博当了丞相之后,皇上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书说:“定陶共皇这个称号,不该再带‘定陶二字。尊共皇太后为帝太太后,住永信宫;共皇后为帝太后,住中安宫;在京城为共皇建寝庙,规格照着宣帝他爹悼皇考的来。”于是这四位太后都设置了少府、太仆,俸禄都是中二千石。傅太后尊贵之后,更骄横了,跟太皇太后说话,竟然叫她“老婆子”。当时丁、傅两家在一两年里突然崛起,当公卿列侯的特别多。不过皇上没怎么给他们实权,不像成帝时候王家那么有权势。
nbsp丞相朱博、御史大夫赵玄上奏说:“前高昌侯董宏,最先提议给傅太后上尊号,却被关内侯师丹弹劾,免为平民。那时候天下还在服丧,把政事交给师丹,师丹不想着弘扬尊号的天下,反而胡说八道,贬低尊号,损害孝道,真是太不忠了!陛下仁慈圣明,明确了尊号,董宏因为忠孝重新封高昌侯;师丹的恶行这么明显,就算有赦免令,也不该再有爵位和封邑,请把他免为平民。”皇上同意了。他们又上奏:“新都侯王莽以前当大司马,不弘扬尊尊的大义,贬低尊号,损害孝道,本该处死。幸亏有赦免令,也不该再有爵位和封地,请把他免为平民。”皇上说:“王莽和太皇太后有亲戚关系,别免他的职,让他回封国去。”后来平阿侯王仁因为藏匿赵昭仪的亲属,也被打发回封国了。
nbsp天下好多人都为王家抱不平。谏大夫杨宣上密奏说:“孝成皇帝很看重宗庙的重要性,称赞陛下有大德能继承天命,他的决策深远,恩德深厚。想想先帝的意思,难道不是想让陛下接替他,侍奉太皇太后吗!太皇太后都七十岁了,经历了多少伤心事,还下令让亲属退让来避开丁、傅两家,路上的人都为她流泪,何况陛下呢!要是您登高远望,难道就不愧对延陵的先帝吗!”皇上被他的话深深打动,又封成都侯王商的小儿子王邑为成都侯。
nbsp朱博又上奏说:“汉朝老规矩,设置部刺史,俸禄低但赏赐丰厚,都鼓励他们建功立业。之前撤了刺史,改成州牧,俸禄真二千石,地位在九卿之下;九卿有空缺,就从州牧里选成绩好的补上,那些能力一般的就只会守着摊子混日子。这样下去恐怕功效越来越差,坏人也管不住。我请求撤掉州牧,还是像以前那样设刺史。”皇上同意了。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去世,皇上下诏把她葬在定陶共皇的陵园里,调发陈留、济阴附近五个郡国的五万人去挖墓和填土。
nbsp评论
nbsp这段历史充满了朝堂上的权力争斗,傅太后为了争尊号不择手段,丁、傅两家趁机崛起,而王家则遭遇打压,体现了封建王朝中外戚势力的起伏和皇权在其中的摇摆。朝堂上的官员任免、制度变更背后,往往是各方势力的角力,真是应了那句“一朝天子一朝臣”,权力的游戏从来都复杂又残酷。
喜欢。
第167章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