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东宫问策漕运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静观居门前的污水被皇帝的雷霆手段清扫一空,流言蜚语暂时蛰伏。

    nbsp李明依旧每日往返于静观居与翰林院之间,埋首于故纸堆中,仿佛外界的波澜从未发生。

    nbsp然而,他心中那根弦却绷得更紧。

    nbsp皇帝的信任是暂时的,三皇子的恨意是永恒的,而沉船案和军械的阴影,始终如同悬顶之剑。

    nbsp这日散值归家,忠叔呈上一份烫金的请柬,封面是端庄的楷书:“东宫谨订”。

    nbsp“太子殿下邀您明日未时,东宫书房一叙。

    nbsp”忠叔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nbsp风波刚过,东宫相召,福祸难料。

    nbsp李明接过请柬,指尖拂过那温润的纸张和东宫特有的徽记,眼神沉静。

    nbsp该来的,总会来。

    nbsp他心中并无多少惶恐,反而隐隐有种预感——这或许是一个破局的契机。

    nbsp翌日,未时初刻。

    nbsp李明身着崭新的六品鹭鸶青袍,手持牙牌,在两名东宫内侍的引导下,第一次踏入了象征着帝国储君威仪的东宫。

    nbsp穿过重重宫门,走过汉白玉铺就的宽阔广场,绕过巍峨的正殿,来到一处相对幽静的偏殿书房。

    nbsp书房外古柏苍劲,书房内陈设雅致而不失庄重,巨大的紫檀木书案上,文房四宝井然有序,最显眼的,是一幅巨大的、几乎铺满整个桌面的《京杭大运河全图》!

    nbsp太子朱翊铭并未身着太子衮服,只穿了一身杏黄色的常服,正负手立于舆图前,凝神细看。

    nbsp听到通传,他转过身来。

    nbsp比起琼林宴上的意气风发,此刻的太子眉宇间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和疲惫,但看向李明的目光依旧温和,带着期许。

    nbsp“臣李明,参见太子殿下。

    nbsp”李明依礼参拜。

    nbsp“明之不必多礼,快请起!”太子快步上前,虚扶一把,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风波初定,便邀你前来,实乃有一事,非明之不能解惑。”

    nbsp“殿下言重了,臣惶恐。

    nbsp殿下但有垂询,臣必知无不言。

    nbsp”李明起身,姿态恭谨。

    nbsp太子引李明来到那幅巨大的运河舆图前,手指划过那蜿蜒曲折、如同帝国血脉的蓝色线条,声音带着一丝沉重:“明之,你在殿试之上,一篇《漕运革新十疏》,鞭辟入里,直指积弊,令孤茅塞顿开!然则,纸上得来终觉浅。

    nbsp如今孤监国理政,深感漕运积弊,已成国之大痈!耗费国帑无数,民怨沸腾,更屡屡滋生贪腐,动摇国本!孤有意以你之策为蓝本,推行漕运革新!然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孤心中尚有疑虑,特请明之详加剖析。”

    nbsp李明心中了然。

    nbsp太子这是要将他纳入东宫智囊的核心圈,以漕运革新为突破口,打造属于自己的政绩,同时对抗三皇子一系!这既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nbsp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那幅承载了帝国兴衰的运河舆图,眼神变得专注而锐利,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千里漕河上沉重的粮船、佝偻的纤夫、贪婪的胥吏和沉没的冤魂。

    nbsp“殿下垂询,臣斗胆陈情。

    nbsp”李明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自信,“《漕运革新十疏》,其核心,在于‘清吏治、‘明权责、‘通淤塞三策!然欲推行,需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方为上策。”

    nbsp他上前一步,手指精准地点在舆图上扬州段的位置:“殿下请看此处。

    nbsp扬州乃运河咽喉,漕粮转运重镇,亦是积弊最深、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之地!臣建议,革新之第一步,当在此处,试点设立‘河工稽核司!”

    nbsp“哦?为何是扬州?”太子目光灼灼。

    nbsp“其一,扬州段运河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水患频发,耗费巨大,民怨沸腾,

第190章 东宫问策漕运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