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一九章 以仁为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才坐在椅子上喝口茶水,瞥了一眼旁边优哉游哉的郎君,抱怨道:“这种得罪人的事儿往后还是少干吧,虽然咱并不在乎,可到底都是自家亲戚,何必弄得关系这般僵硬?出门偶遇的时候见了面都不知说什么,很是尴尬。”

    nbsp钱借出去了,人得罪光了……图什么?

    nbsp房俊啧啧嘴,嗟叹一声:“你以为我愿意嘛?还不是为了你的皇帝哥哥。”

    nbsp高阳公主并不知昨日太极宫内之事,郎君回来也没细说,但此刻听闻郎君之言、再观其神情,大抵也能猜出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即便如此,又何必对周道务那般苛刻?一视同仁就好,这般针对,有失宽厚。”

    nbsp“要配合陛下嘛,我若不去得罪人,陛下又如何做好人?我将周道务当众羞辱一番使其愤然离去,回头陛下予以宽慰,定然使得周道务感激涕零、忠心不二。”

    nbsp房俊再度叹气。

    nbsp他不得罪人,陛下又有何理由获取驸马们感恩戴德呢?

    nbsp恩出于上嘛。

    nbsp高阳公主愣了一下彻底明白过来自家朗为何如此做派,蹙眉不满道:“陛下何须如此?”

    nbsp“平心而论,陛下天资平庸、韬略不足,想要在太宗皇帝光芒照耀之下有所建树,难如登天。既然文韬武略都比不得太宗皇帝,又不甘于平庸,便只能另辟蹊径,‘以仁为本算是一个极佳之策略,毕竟皇帝手执日月、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生杀予夺,可以雄才伟略,可以夙兴夜寐,可以昏聩无道……但古往今来,从未有以‘仁德立身之皇帝,倘若当真做到这一步,名垂青史有若等闲,便是千百年后拿出来与秦皇汉武太宗皇帝比一比,也未尝不可。”

    nbsp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一家独大的同时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吸纳百家之精华加以改进收为己用,法、墨、兵等等学派唯有寥寥之残余,余者皆被兼并一空。

    nbsp如此,儒家之地位稳如泰山,不可动摇,必然为国之根本。

    nbsp而儒家之精髓遍数三纲五常诸般奥义,归根结底在于一个“仁”字,只要李承乾坚定不移的遵循“仁德之政”,必然被儒家所欢迎、尊崇,各方大儒争先恐后为其辩经,历史地位自然扶摇直上。

    nbsp高阳公主不解:“可这其中有多少真心实意,又有多少逢场作戏?未必就是真的‘仁啊。”

    nbsp装出来的“仁”,也算是“仁”吗?

    nbsp房俊摇头:“真心实意也好,逢场作戏也罢,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将‘仁和这二字贯彻实施下去,待到将来盖棺定论之时,又有什么区别?”

    nbsp即便有些时候是装出来的,但倘若能装一辈子,谁又能质疑呢?

    nbsp高阳公主似懂非懂,想了想感慨万千:“当真装一辈子的话……也不容易。”

    nbsp房俊颔首,笑道:“所以说君子论迹不论心,无论心里怎么想,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该做的去做、不该做的不做,已经无限趋近于圣人了。”

    nbsp什么是圣人?

    nbsp“仁者爱人”即为圣人。

    nbsp倘若李承乾当真一以贯之、以仁示人,儒家自会将他抬上圣人之地位。

    nbsp一位圣人皇帝,是所有人都崇敬且需要的。

    nbsp*****

    nbsp齐王府内。

    nbsp大雪纷纷扬扬簌簌落下,飘舞的雪花被屋檐下悬挂的灯笼照映得略显浅红,仿若落英缤纷。

    nbsp书房之内,温暖如春。

    nbsp侍女皆被赶走,门窗紧闭,六位亲王围着窗前一方圆桌而坐,桌上火锅冒着腾腾热气将窗户玻璃上凝结水汽,一盘盘切得薄薄的鲜嫩羊肉倒入火锅,翠绿的蔬菜洗的干干净净盛放在盘子里,十几坛子葡萄酒堆放一边,兄弟几个齐齐下着筷子捞肉,时而举杯碰饮,气氛很是热烈。

    nbsp李佑兴致正高,扯去幞头丢在一旁,又将衣领扯了两下呼吸容易一些,大笑着道:“怎么样各位弟弟,兄长这一回带着你们狠狠的捞了一笔,心中可曾感激?”

    nbsp再混账的熊孩子也需要他人的认可。

    nbsp一直以来,太宗皇帝诸子当中李佑的评价仅仅比李愔高上那么一点,真可谓“哥哥不亲、姐姐不爱”,太宗皇帝的赏赐他从来轮不上,偏偏每一回叱责都跑不掉。

    nbsp可现在呢?

    nbsp看看弟弟们对他崇拜得无以复加的眼神,在他号令之下甘心顺服之神情,无一不使得李佑寻找到从未有之的成就感。

    nbsp弟弟们举杯相敬,谀词如潮,一时间兄弟和美、手足同心。

    喜欢。

第二一一九章 以仁为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