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盘古”再突破 - 逻辑综合的曙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有气馁。李志远和那位前Synopsys架构师以身作则,带领大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林轩也常常在深夜来到EDA中心,和大家一起分析问题,提供思路。
终于,在2001年的金秋时节,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女娲”逻辑综合引擎的原型(可能还只是V0.8版本),在处理几个内部的关键测试模块(例如,“启明三号”中一个复杂的音频处理DSP核心的RTL代码)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
在一个内部技术评审会上,负责“女娲”项目的架构师激动地向林轩、李志远以及技术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展示着对比测试结果:
“……对于这个五万门规模的音频DSP核心,使用相同的设计约束(时序、功耗、面积)和相同的0.25微米工艺库(他们已经开始为下一代工艺做准备了),Design
piler最新版本综合后的结果是:关键路径延迟3.5纳秒,总面积0.8平方毫米,动态功耗15毫瓦。”
他深吸一口气,切换到下一页PPT,上面是“女娲”引擎的综合结果:
“而使用我们的‘女娲V0.8引擎,综合后的结果是:关键路径延迟3.4纳秒(比DC快了约3%)!总面积0.75平方毫米(比DC小了超过6%)!动态功耗13毫瓦(比DC低了超过13%)!!”
PPA三大指标,全面超越了业界标杆Design
piler!虽然领先的幅度还不算特别巨大,而且这还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测试案例上取得的结果,但其意义却非同凡响!
这证明了,启明芯自研的逻辑综合引擎,在核心算法和优化能力上,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级商业工具一较高下的实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如此案例中体现出的低功耗优化能力,这恰恰是林轩当初“提示”的DC可能存在的弱点之一)已经实现了超越!
“太……太惊人了!”顾维钧这位一向沉稳的模拟专家,也忍不住发出了赞叹,“逻辑综合的难度比PR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个程度,简直是奇迹!”
陈家俊更是兴奋地拍着李志远的肩膀:“志远!你们EDA团队真是我们启明芯的宝贝啊!有了‘女娲,我们以后设计芯片就更有底气了!成本能降,性能能升,功耗还能更低!”
李志远脸上也洋溢着难以抑制的自豪和喜悦,但他保持着冷静:“这还只是初步的原型验证结果。距离‘女娲能够真正成熟稳定地应用于所有项目,还需要大量的测试、优化和功能完善工作。而且,我们还需要开发相应的形式验证工具来确保综合前后逻辑功能的一致性。”
林轩微笑着点点头:“志远说得对,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逻辑综合是EDA流程的重中之重,‘女娲的突破为我们后续打造全流程自主工具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要继续投入资源,提升‘女娲的鲁棒性、易用性,并尽快将其与‘盘古PR引擎进行协同优化,探索‘物理综合(Physical
Synthesis)等更先进的设计方法学。”
他看向在场的所有技术负责人:“‘盘古的PR,‘女娲的综合,再加上我们正在预研的STA和形式验证……我希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启明芯能够真正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从RTL到GDSII的全流程、高性能、智能化的数字芯片设计平台!到那时,我们的研发效率和技术壁垒,将是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企及的!”
“盘古”PR引擎的小试牛刀,再加上“女娲”逻辑综合引擎的曙光初现,标志着启明芯在自主EDA这条最艰难但也最具战略价值的道路上,再次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大步。自研核心工具带来的“效率革命”,正开始从后端物理实现向上游前端逻辑设计渗透,其产生的“化学反应”和“叠加效应”,将为启明芯未来的技术爆发和市场扩张,注入源源不断的、独一无二的核心动力。
第128章 “盘古”再突破 - 逻辑综合的曙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