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3章 跨洋协作:海外航空产业的新坐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这里的工作氛围太特别了!”华裔工程师林晓阳在社交平台分享,“我既能参与最前沿的量子技术研发,又能和A国同事碰撞出创新火花。上个月,我们团队提出的‘模块化客舱设计,被列入首批研发计划!”这种文化碰撞催生出惊人的创造力,仅三个月,合资企业就申请了27项国际专利。

    经济引擎:带动区域繁荣发展

    随着基地建设推进,A国西海岸的经济被注入强心剂。当地政府数据显示,项目直接创造3.2万个就业岗位,从工程师到普通工人,薪资水平均高于行业平均30%。曾经萧条的工业小镇,如今涌入大量科技人才,新开设的咖啡馆、公寓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物流行业同样受益。星宁的超导货运飞机开通中美直航专线,将零部件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72小时。“我们的仓库现在24小时运转,”某物流公司负责人展示着监控画面,“量子温控货舱能让新鲜农产品跨国运输损耗率降为零,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全球瞩目:中国智造的国际名片

    合资企业的消息迅速登上全球财经头条。《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中国科技巨头正在改写航空业规则”;欧盟航空协会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星宁冲击”。更令人振奋的是,多国政要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星宁在本国建厂。

    沈知意站在书房的落地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手机突然响起。A国总统打来视频电话:“沈女士,您的企业不仅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希望。”他身后的背景是正在建设中的星宁基地,“等第一架客机下线,我要亲自来剪彩!”

    挂断电话,沈知意打开电脑,开始规划下一个目标:在欧洲、非洲建立更多海外基地,让星宁的客机飞遍世界每个角落。此时,窗外的夜空划过一道流星,仿佛是对这场跨洋协作的美好祝福——在科技与合作的推动下,星宁正用中国智慧,为全球航空业绘制崭新的蓝图。

第623章 跨洋协作:海外航空产业的新坐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