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浪潮之巅的逆袭之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是陆运?”仓库主管问道。“陆运。”刘强东直起身子,“虽然慢两天,但能省三分之一运费。咱们的优势,就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他的思绪回到创业初期,那时为了节省开支,自己和员工们常常睡在仓库地板上,用纸箱当枕头。
此时的互联网行业,质疑声与惊叹声交织。《计算机世界》杂志专题报道称:“京东的崛起是中国商业史上的奇迹,但重资产模式能否持续?”论坛上,网友们激烈争论:“自建物流太烧钱,迟早拖垮公司!”面对质疑,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举起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18岁的他攥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身后是宿迁老家漏雨的土坯房。“我从不敢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京东的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
千里之外的深圳,马化腾盯着电脑屏幕上京东的股价曲线,对团队说:“看看人家的用户粘性,我们的OICQ也要加强电商功能开发。”而在杭州,马云在黄页网站的例会上播放京东的宣传视频:“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而且要做得更开放,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沈知意拨通刘强东的电话时,听筒里传来打包货物的嘈杂声。“强子,庆祝的同时别放松警惕。”她的声音带着兄长般的关切,“记得你说过要做百年企业,现在才刚刚开始。”刘强东望向窗外灯火通明的仓库,那里的霓虹灯牌上,“京东”二字在夜空中格外醒目。“沈姐,我永远记得在星宁学的第一课——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他顿了顿,“等下个月新物流基地落成,我想邀请您和所有帮助过京东的人,来宿迁老家看看。”
1995年的这个夏天,京东的崛起如同一记重锤,敲开了中国互联网商业的新大门。当传统企业家还在犹豫是否“触网”时,刘强东用白手起家的传奇证明:在时代的浪潮中,没有天生的赢家,只有敢于逆流而上的勇者。而那些散落在仓库、办公室、客服中心的奋斗故事,终将汇聚成改变中国商业格局的磅礴力量。
第78章 浪潮之巅的逆袭之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