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拿命搞科研,我直接无敌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现在真正该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实世界中。

    “干扰素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时注射了吗?”

    “是的!”

    “注射剂量有多少?”

    “三小时补充一次,一次注射200g剂量。”

    徐磊面对眼前这个人像是审讯一般的问话,却是丝毫没有被迫的样子。

    反而是感觉到无比的荣幸。

    原因无他,只因为眼前的这个人是国家免疫规划狂犬病技术组组长!

    杨康杰!

    可以说是医学泰斗级的人物了。

    难怪院长的态度那么恭敬。

    “其它的措施呢?”

    “哦!对于咽肌收缩,采用切开气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同时注射破伤风疫苗,对于伤口的处理…”

    “嗯,干的不错!”

    杨康杰拍了拍徐磊的肩膀以示鼓励。

    各项工作都做得非常完美,或许这就是王为得以苏醒的原因之一吧。

    平时这种人物别说对话了,见都见不到一面。

    所以得到他的夸赞,徐磊表现的像个小学生一样,一直在挠头。

    “好了,现在病人开始由我来接管,你就去忙你的事情吧!”

    “好的!”

    没有其它任何多余的话和动作,徐磊就离开了这间屋子。

    尽管他还有许多疑问没有说出口。

    比如这个病人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可多年来的职场经验早就让他知道什么该问,什么又不该问。

    “嗯,又到了一个人清净的时间了!”

    在杨康杰的要求下,就连值班护士也只能在外面等候。

    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更喜欢安静的环境。

    亦或是称为极度安静也不为过。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大脑才能无限的开发延伸,从而得到各种好的思路。

    这也是他之所以能成长到如此地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这些数据来看,情况比较糟糕啊!”

    翻看着这些化验单,杨康杰喃喃道。

    事实上,他是在接到上级突然打来的电话才乘列车特座从邻省赶来的。

    只透露这是一个对于龙国来说非常重要的病人。

    希望自己能够尽最大的努力。

    而且另有其他医生也会在明天到达。

    这些信息无疑更加说明了这个人的不简单。

    可他…明明只是个少年啊!

    深呼吸一口气,他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这恰好是现在的自己所迫切需要的。

    挑战带来压力,才能促使人的进步。

    尽管可能这场挑战的结果,所有人早已心知肚明了!

    …

    被猫狗抓咬过后需要打狂犬疫苗,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常识。

    如果伤口在脸部颈部这样的地方,或是患者不放心的话。

    则可以通过直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来加速抗体产生。

    因为狂犬疫苗的有效性几乎是100%,所以发作案例很少很少很少。

    可一旦发作,就几乎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当然,这里说的是龙国的统计数据。

    然而,真的没有存活案例吗?

    答案是否定的。

    要知道,人体是最为神奇的东西之一。

    这一点从人类千百年来的医学史中就可以看出来。

    在全世界的范围来说,大约估计的存活案例应该不下百例。

    但大致前提是患者感染的是狂犬病毒亚种!

    何为亚种?

    简单的理解,就是近亲。

    狂犬病毒亚种的破坏力更小,繁殖速度更慢。

    这也是幸存者的小幸运之一。

    世界上闻名遐迩的昏迷治疗法出自米国一位医生的构想。

    他假设狂犬病毒不会主动攻击人体的神经组织。

    然后医生用药物使病人处于诱导昏迷状态,让其身体在维持基本功能的同时自动清除狂犬病病毒。

    同时设法使病人的脑部处于休眠状态以减少毒素对神经的损害。

    这个构想应用于现实中,竟然得到了不错的成效。

    即使留下了诸多严重的后遗症,但性命终究是保住了。

    少数患者甚至只会受到很小的影响,或者几乎恢复为感染前的健康状态。

    而这个前提在王为的身上却没有体现。

    幸运女神没有眷顾他,虽然他此时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

    由此,昏迷疗法是不能够实施的。

    只能另外想其它的办法了。

    但是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延长这个年轻人的寿命。

    虽然救活的希望很小,但是延长寿命这个的难度相对就低了不少。

    狂犬病之所以恐怖,就在于它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很短。

    特别是进入麻痹期以后。

    龙国如今存活时间最长的记录是一个月。

    是由南都医科大学附属学院所创下的。

    所以还是打个电话询问情况。

    在与当时主治医生探讨的同时,顺便还可以参考一下他们

第12章 现在真正该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