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前往燕京、宣府和大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没有多做停留,又继续出发,过怀来,至宣府。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府,也就是后世的河北张家口,始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被誉为“草原丝绸之路”、“草原茶叶之路”的张库大道的起点。

    吕家皮革掌柜,吕伯方的长子,吕嘉茂早就在此等候,为朱瞻??接风洗尘。吕嘉茂经常带队,进入草原,对草原近况了如指掌。

    在宴席上,朱瞻??见吕嘉茂的儿子,吕俊杰颇为出众,便问他愿意帮助他管理山西事物?吕俊杰年纪轻,但是父亲总是管着他,从来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

    第二日,朱瞻??带着吕俊杰继续西行,来到了目的地,山西大同。

    大同是两汉明郡,北魏京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塞,为扼守晋、冀、蒙之咽喉,中原之藩屏,北方之锁钥。

    从燕京到大同,朱瞻??总共行了十三天,除了在宣府小做休整,全程可谓风尘仆仆,但并不觉得有多累。

    朱瞻??在这里,同样找到本地牙行,拿出煤炭,要求找到天然的煤炭矿区,并且有一处算一处,全部买下。这件事情,就交给了新人吕俊杰。

    之后,朱瞻??本打算经蔚州入紫荆关,再返回北京。这样,相当于把山西北部跑个遍。但是在交代完大同的事物后,朱瞻??又决定原路返回。

    是什么原因导致朱瞻??改变主意的呢?

    白子琪问苏杞礼:“殿下怎么愁眉不展?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苏杞礼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朱瞻??其实听到了白子琪和苏杞礼的窃窃私语,但是他不好回答。

    他在想什么?他其实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他那未出世的大侄子,被后后世谑地称呼为“大明战神”的朱祁镇,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这半个多月,他是完全沿着大侄子走的路,提前走了一遍。大同、宣府、居庸关,这几个重镇就摆在那儿,这一趟行程完全就在山西和河北境内。

    因此,第六感,让他觉地土木堡之变这件历史事件有些不对劲。

    大同、宣府的城墙比应天府金陵城的城墙还要高、要宽,是judy老爷的丈人,中山王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的基础上,增筑而成的。

    两座边关要塞,瓮城、月城、关城、城楼、箭阁、望楼、护城河、千斤闸一样不少,一应俱全。东南外更是筑建小城与土堡,与主城成犄角之势,拱卫主城。

    而土木堡就在怀来,居于宣府和居庸关之间。

    朱瞻??坐着马车,从宣府回居庸关,慢慢走也不过二三日日的行程。两个重镇派出精骑,几个时辰足以能到达土木堡。

    那么当土木堡之变发生时,几大军事重镇为何不去救援?又为什么不能截杀蒙古人。

    有人会说,正是因为蒙古人杀过来了,所以朱祁镇才落荒而逃。

    那按照这个逻辑,朱祁镇少年心性,出来就是为了打仗的。连雁代之地的门户都没过,就回去?那朱祁镇还是那个不知所谓,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天子吗?

    如果非要说,大同、宣府被蒙古围城了,派不出人,那明史里可是明确记载了朱祁镇到达了大同,随后才启程返回的。这不说明大同、宣府根本没有接触到蒙古人,蒙古人也没傻到去袭击两个要塞吧?

    可是蒙古人偏偏又非常精确的情报网,朱祁镇前脚刚走,后脚就围了大同、宣府,随后派兵追到怀来,截杀朱祁镇。

    这也太巧合了吧。朱祁镇在自家的边境内晃荡一圈,蒙古人来了就给逮了。

    当然,朱瞻??不知道蒙古人是如何出兵的,他历史还可以,但是没有精确到具体的战争细节。

第67章 前往燕京、宣府和大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