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第一次前往船厂的见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江船厂在京师金陵城的西北角,秦淮河畔的北岸的入长江口。

    这里也是京师最混乱、最鱼龙混杂的地方,因为这里也是京师最大的漕运码头。说起漕运,一个名字就呼之欲出,那就是青帮。

    “上海皇帝”杜月笙,“青帮首领”黄金荣,“三色大亨”张啸林,这些各类电视剧作品和小说里的耳熟闻详常客,都是青帮这个社会团体里响当当的人物。

    而青帮的前身,就是槽帮。

    槽帮的形成很简单,基于漕运而形成的团体,简单来说就是由纤夫、船夫、船工等职业而组成的底层团体,他们都是为漕运而服务的底层人民。

    而他们的管理者,则是明朝兵户制度下,世袭的漕运官兵。因为是明太宗最喜欢的就是屯兵制度,不用朝廷给钱,就能养活各地的大军。所以,朝廷没有给漕运一分钱,一切费用均靠就地征收,称之为“正耗”。

    其中的利益巨大,但是朝廷并不重视,帮派便自然孕育而生。

    当然,明初的漕帮还很弱小,势力也很分散,还没有壮大到像清朝时一样,连皇帝乾隆都要拜码头,传说乾隆为了稳住漕帮,稳定漕运,更是“钦赐龙棍”。

    在漕运码头,朱瞻??看到了破旧的定淮楼。朱瞻??对这家酒店有印象,酒楼的少东家好像是一个败家子,酒楼几年前就濒临倒闭。

    在当初知道大哥朱瞻基在悄悄接手二叔朱高煦在南京布局的时候,朱瞻??就想过这个酒楼是不是也被收购了。

    这定淮楼的位子不错,三层楼,正对着漕运码头,所在长街走到一头,就是龙江船厂,门前经过的人不少,不过都是干苦力活的。

    上午在工部办完事儿,来到这里,已经接近正午。朱瞻??说道:“这定淮楼看着老旧,但有三层楼,也算是个大酒楼,我们现在这儿吃个午饭吧。”

    蒯祥、苏杞礼、白子琪,以及马欢、陈贤,和他们带来的舰队军官纷纷回应道:“全凭殿下吩咐。”

    “那行,我们进去瞧瞧吧。”

    定淮楼内部,格调布局典雅,可见其底蕴。不过现在大堂内真没多少,小二也只有一个。小二说道:“客官,二楼雅座?”

    说着,就将朱瞻??一行引上二楼。

    落座后,朱瞻??也不点菜了,让小二捡酒楼拿手的菜来。吃饱喝足后结账,朱瞻??发觉这定淮楼的价格与满是达官贵人的太平街上的品鲜阁差不多,十来个人,吃了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两三千块,酒楼吃一桌,不算太贵,也没什么太多山珍海味。但味道嘛,一般般,量还少。

    朱瞻??问小二:“你们东家还是姓温吗?”

    “温?哦,客官您说是这酒楼前东家啊。那位温少爷,早就把酒楼输给了长乐坊。不过长乐坊也不懂餐饮之道,又转手给我们现在的东家。”

    朱瞻??问道:“长乐坊是什么?”

    “这位客官,长乐坊就是街东的赌坊。”

    看来那位温少爷还真是把家产败完了。朱瞻??接着问道:“那,你们现在的东家是谁?”

    小二笑着脸说道:“不好意思,客官。这掌柜早有吩咐,不让透

第57章 第一次前往船厂的见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