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归国一二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的来说,朱瞻??这次出海可以说风平浪静。

    当然,这也是必然的。海盗海寇,在郑和前几次的下海过程中早就被扫荡完了,剩下的漏网之鱼,那些小鱼小虾,还敢挑战大明舰队不成?

    自然是早就远远遁走,避开。

    同样,任何头铁的南洋、西洋的本土势力,也早就被郑和收拾得服服帖帖。

    例如第一次航海时,爪哇东西二王内战,西王在没弄明白事情缘由的情况下,贸然杀了郑和派出的使者。

    郑和第一次出海,就被当头一棒,这如何能忍?当即舰队一字排开,摆开了架势要跟西王打一仗。西王来到码头一瞅郑和的大船和士兵,知道是踢到铁板凳了,立马派出使者求饶,并且献上六万两黄金来平息郑和的怒火。

    还有,郑和第三次出海,访问锡兰山国时(也就是斯里兰卡),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诱骗郑和到国中,然后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

    但郑和早有察觉,趁敌军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趁夜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也不知道亚烈苦奈儿这算不算得上自讨苦吃。

    明面上的敌人是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大自然的挑战。郑和之所以选在冬季出海,是因为这样的海路,符合季风的方向,没有台风、暴雨的侵扰。去时,多是顺风,归时,亦是顺风。

    船队终于在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回国,此次航行时间两年又八个月

    舰队的大多数船只都停靠在泉州休整。

    朱瞻??和解芯蕊,则换乘战舰,先行返回江苏刘家港。船上,朱瞻??和解芯蕊商议道:“不知道肥皂作坊,现在有多少银子。”

    解芯蕊问道:“殿下是又有什么想法了吗?”

    朱瞻??说道:“皇爷爷一直想迁都燕京,但是大臣们一直不同意。但按照我对皇爷爷的理解,迁都之事无论再怎么困难,也会执行下去。毕竟已经花了大把的钱去修宫殿,算算时间,这个时候差不多也该修好了。”

    旁边待着的施沐瑶好奇地问道:“迁什么都?为什么大臣们不愿意?”

    解芯蕊解释道:“大明的国都,现在在应天府,六朝古都金陵城。不过当今陛下更希望回到当初的封地,北方的燕京。”

    “那……北方下雪吗?”

    解芯蕊点点头:“下的。”

    施沐瑶兴奋地拍手道:“那我赞成皇帝陛下迁都。”

    朱瞻??笑着摇摇头:“大臣们可是很反对的。”

    施沐瑶反问道:“大臣反对,难不成皇帝陛下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吗?那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

    “诶,别说,你还真说出了事实。就是因为在应天府待得不痛快,所以陛下想要迁都。”

    施沐瑶再次问道:“那大臣们为什么要让陛下不痛快,不让迁都呢?”

    朱瞻??解释道:“缘由有很多。例如,有的大臣就喜欢和皇帝对着干,哪怕毫无道理。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他们就能名留青史。不过,北方贫穷,汉胡杂居,气候寒冷,我认为大多数人也是比较懒的,更喜欢在熟悉的环境地方生活。”

    当然,还有一个,也是朱瞻??认为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大臣们的产业都在南方。应天府现在地产价格这么高,一旦失去了京师地位,就会立马会缩水降价。

    而北方还要面对元蒙的袭击,大臣们寒窗苦读十余载

第46章 归国一二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