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胡姐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续隐瞒了。被这位公子称之为碱的白色杂盐,来自番市的吕家皮革。望公子不要对外宣传,这毕竟是我家……”

    不待金小娘子说完,朱瞻??立即应道:“这是自然,绝不会对外透露半字。多谢!”然后,他拉着谢惴,对胡善祥微微颔首,就离开了太平街,前往番市所在的三山街。

    路上,朱瞻??问道:“包子呢?”

    “吃完了……”谢惴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

    “谢兄还真是……吃货。”

    番市不似一般的集市,是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南洋诸国的商人更是要依托郑和的船队,才能举行贸易,几年才有一次。而番市的主要贸易对象,还是南附的蒙古人和女真人。

    北方的游牧民族出售的商品通常有毛皮、一些奶制品与肉制品。而能来南京的蒙古人,少之又少,故而,番市里的大多数商贾还是汉人。

    汉人商贾,在北方采购,再运往南方出售。不过,来到南京后,其中成本价格不知道高了多少。所以,三山街虽然也处在秦淮河畔,不过平常逛番市的人少之又少。三山街的商铺,也很少做散客生意,往往是大宗的皮革、皮毛生意。

    朱瞻??听到番市二字,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但脑海里,似乎有些记忆的碎片闪现。他记得看过一部电视剧,讲的是明末到民国初,非常有名的商路——张库大道。

    张库大道从塞外重镇河北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一一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是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古商道。

    而那部电视剧里的主角,主要经营的商品之一就是碱。

    朱瞻??和谢惴两人边走边聊,也给谢惴讲他寻找碱的缘由。

    “你要做胰皂卖钱?”

    朱瞻??点头道:“嗯,有什么问题吗?”

    谢惴说道:“你可是国子监的学生啊。”

    “嗯,有什么问题吗?”

    “你真不知道?”

    “知道什么?”朱瞻??不明所以。

    谢惴道:“当然是国子监学生不能做生意啊。”

    朱瞻??问道:“国子监的监规,有写明这条吗?”

    “这……”谢惴回忆片刻,说道:“似乎没有。”

    “那不就结了?”

    “可是……王坞,这毕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啊。我都已经能想象祭酒、监丞对你的口诛笔伐的模样?”

    朱瞻??嘿嘿一笑:“那你有没有想象我舌战群儒的模样?”

    “……”谢惴问道:“王弟,究竟在想什么?出名?也不是这种出法。”

    朱瞻??说道:“我啊。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诶,不过你别说,为了名留青史,这也值得一干。谢兄,你知道吗,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一直以来重农抑商,迟早会发展成病态的社会结构。”

    谢惴摇摇头,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重农抑商是从春秋战国就出现的重要国策,防止百姓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这何错之有?”

    “那,历朝历代,在如此国策下,为什么还会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种情况产生呢?”

    “这……”

    朱瞻??说道:“因为当政者横征暴敛、敲骨吸髓?”

    “我可没这么说,你说的。”

第15章 胡姐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