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地上,虽然他还是觉得作为皇孙的朱瞻??亦是投机,却无从辩驳。因为他本就是一个奸商。

    但在场的文武,可比一个小小的药商智慧多了。一个大臣大脚迈走,说道:“皇孙既知大疫,何不捐出。”

    朱瞻??问道:“你是谁?”

    “吾乃翰林编修杨士奇。”

    “哦,”

    原来是三杨之一。只是杨士奇也是坚定的太子党,为何要为难他朱瞻???朱瞻??转念一想,就明悟了,杨士奇不似小杨,杨溥那样严于律己。相反,非常懂得专营之道。

    这狐狸,估摸着是知道judy老爷的心思,跳出来演戏,故意而为之,表明中立的立场。

    只不过,他杨士奇是演过瘾了,他朱瞻??头疼了。正面辩论,还真不一定辩得过对方。朱瞻??眉头微皱,想出了一个以退为进的应对方法。他说道:“爷爷,这人可真有意思,喜欢慨他人之慨。”

    接着,他对杨士奇说道:“好啊,我愿意将我的全部身家捐出。而你,作为一个臣子,不会连一个小孩子也比不过吧。我七岁,那些钱财也是我累积了七年攒下的,要不你也连捐七年的俸禄?”

    朱瞻??这是打了一套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杨士奇一听,当然不肯:“这!”若是有钱,他当然能捐,但问题是judy抠门的程度不亚于他爹,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的官员俸禄低得可怜,这个时候的他还想往上爬,怎能收受贿赂。要是把俸禄全交代出去,他一家老小都要喝西北风去。

    朱棣哈哈一笑,作为帝王,这个时候出来最为合适:“好了,??儿,该是你的,自然是你的。你以善心买卖药材,自然当收获福报。”这下子,群臣应当无法再说什么了。

    不想,三杨里头的一只老羊跳了出来。已到不惑之年的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杨荣站了出来。他倒不是想着为难朱瞻??,而是想继续看看朱瞻??的应对:“五皇孙贵为皇家血脉,小小年纪,却行商贾之事,实在有辱……”

    “慢着,你又是谁?”人越老,越爱扣帽子。朱瞻??必须打断他。

    旁边的大臣正欲为杨荣介绍,杨荣抬手制止,自己介绍道:“老夫乃杨荣。”

    “哦~原来又是一位杨大人。杨大人,商贾怎么了?”

    杨荣抑扬顿挫地说道:“商贾——卑贱。”

    朱瞻??转身,对朱棣说道:“爷爷,有人说你的子民卑贱。说我汉人卑贱!说您卑贱!”

    “这——皇孙是何意?”杨荣这老头一惊,好家伙,比他还能扣帽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皆是皇爷子民。你这老头,说商卑贱,岂不是说我皇爷的百姓卑贱呼?”

    杨荣错愕,然后和朱棣对视一眼,哈哈一笑。他指着跪在地上的一众商贾说道:“这些人,为富不仁,为商不义,囤积居奇,唯利是图,你说他们不卑贱吗?”

    “贩假制假是黑心商贩,攀附权贵是官商勾结,囤积居奇是谋取暴利,以次充好是无德骗子。然,公正做事,生财有道,良心做人才是文明经商。各行各业均有品德败坏之人,皇爷斩的贪官污吏难道少了吗?他们没有读圣贤书吗?”

    有谁能在七岁之龄,在权力的中心高谈阔论?朱瞻??越说越起劲,继续侃侃而谈:“商人,究其本质而言,是信息的节点。他们本身不产生货物,只是货物交换的中转站。将商品从盛产,盈余的地方转卖到匮乏,稀缺的地方。损有余而补不足,经商的本质符合天道。”

    杨荣嘴角微微上扬,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道德经》,乃道家理论,竟然被这小子用来为商业辩驳,更觉有趣。他不知道,朱瞻??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看《射雕英雄传》。

    杨荣说道:“然,世间商人多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何人能以余奉天下?”

    这人在打太极,朱瞻??决定再用一次以退为进:“杨大人就是如此楷模啊。”

    杨荣不依不饶,继续追问道:“可我是士,不是商啊。”说着,他指着另一位药商:“此人名叫杭广德。江南瘟疫肆虐,官民死伤无数。这裘广德祖上世代行医,本应挺身而出,行扁鹊华佗之功,救黎民百姓于危难。”

    “可他,”说着,杨荣顿了顿,玩味地看着朱瞻??:“可他,借国难之际,敛不义之财,天良丧尽。皇孙觉得该如何处置呢?”

第5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