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营房建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天,刘书槐带着郭麒云巡视了第二区辖区内的好几个乡、村。
什么新宁乡、左云库伦乡、清水梁乡、福禄庄、帽儿村、十二沟。。。
自从郭麒云来到这个世界,更多的是考虑怎么生存和筹划如何发展,仗也打了几次,可出来走走还是头一遭。
第二区多山,什么大孤山、王墓山、马头山、帽儿山、五龙山、老虎山,大大小小十余个山头。
天成镇东边有成片的黄土地或是沙化地,众人则要骑着骆驼前行。
据刘书槐说,一旦遇到大风天黄沙满天飞的时候,就连那沙耗子都找不到回窝的路。
而在其北侧,过了垦地却是一望无际的岱海湖和淤泥滩。附近的旺海乡百姓大多是靠捕鱼、行船和晒盐为生。
一区之地便有如此多的地貌变化,这让郭麒云不由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此次出行也让他更多的了解了民国时期绥远的乡村和风土人情。
穷困、闭塞、原始、道路不便、发展滞后、教育不兴、医疗缺失、贪官遍地、土匪横行、人民愚钝,便是此时绥远农村的基本概况。
老百姓大多瘦弱不堪,见到骑马坐轿的就赶忙让路,看见穿着好点儿的就喊大老爷。田间劳作的妇女跟男人一样光着上身干活,却无人觉得不妥。
一些五六岁的孩子光着屁股跑来跑去,连个鞋子都没有。就是一些成年人,也是光着脚的。
有些瘦的皮包骨的人,衣不遮体的躺在路边,见到来人便颤颤巍巍的起来乞讨。他们大多不想要吃的,宁愿只要几个铜板。
据刘书槐说,这些人都是大烟鬼。
为了能抽一口,房子、地、老婆、孩子,只要能卖了换大烟的,绝不含糊。。。
就这样,又是半个来月过去了。
县里的征收秋粮的日子到了,各村各乡组织了送粮队,将税粮运往县城。郭麒云则派出了民壮队在一些主要的路段上加强巡逻。
之后郭麒云便都是一头扎在兵营的工地上,若无要事绝不离开。
此时,兵营除了四角的塔楼、马厩和围墙,其余营房皆已完成。
兵营占地近五亩,四周设有三米高的土围墙,土墙在南侧开口并添了两扇木质的大门。目前围墙正在打着桩,四角的塔楼还没有动工,东墙外设立的一间可容纳五十匹马的马舍也正在建造当中。
墙内一共二十四间营房,东西四排各六间,每间营房足以容纳五人,并都有多余的生活空间。营房外墙包了一层灰砖,屋顶上一水儿的青瓦,里墙都浆了胡子贴了白纸,还有一条将七八米长的大铺炕。
营地内还规划出了足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平时摆上桌椅可以供人用餐,也可用于集合训话。
在西南、西北两处墙角的位置还各设一间茅房,郭麒云打算雇佣几个流民每日清理。
前保卫队的两间土屋目前被用作了伙房和仓库,自然是由韩喜顺儿和吴大勺子负责。
营房西边,便是打靶场,靶场上设有十个靶位。
郭麒云看着这一切,心中热血澎湃!
虽然这个营地花费了他一千两百多个大洋,但这却是属于自己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兵营!
也将是自己军旅生涯的一个开端!
算上伙夫和马夫,目前民壮队有52人,其中六人是合成人。
当天,郭麒云便安排这五十多人带着铺盖卷儿住进了营房里。
新建的营房未免有些潮湿,可如今正是六月天,也是正好降暑了。
同时,他让刘书槐通知之前各乡招募的人尽快入营。
“有了这一百多人,小爷就是连长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营房建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