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火井(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如我送妹妹先去客栈歇息吧。”
“辛姐姐对我太好了,无碍,我在这里帮衬帮衬卫大人。”龙氏女道。
说着龙氏女又将目光瞟向了檀观一,此时檀观一正把玩着手中的一幅龟甲,看不出来有什么情绪。
卫正则那边审了半天没有结果。
“先生,这凶手獠牙已出,竟混在我们中间,也是好大的胆子,这群贵胄公子,卫某也不能全都给押进大牢去,这案子该怎么查下去?”卫正则凑到了檀观一的耳边压着声音问道。
檀观一却一点也没有担心的意思,悠悠然地收起龟甲道:“那便当着他的面把天火案给了了。”
檀观一的淡定有点出乎寻常,卫正则在心底暗起敬意,适才那方寸凶险,若非檀观一反应及时,恐怕现在已经是人头落地了,换做他人早就要求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了,檀观一却波澜不惊,着实不知此人心有多深多沉。
说话之间一名卫备拖着一块东西从坑洞中爬了出来,然后将手上的东西在檀卫二人面前摊开,卫正则举起火把仔细一看,只见地上那东西似乎是一幅皮囊,但无首无尾,看着就像个袋子,足有半人长短。
“这是?”卫正则嘶了一声。
“羊皮。”檀观一道,“当年去龟兹国时,途经黄河,渡河时乘的便是羊皮制成的革船。”
卫正则更不解了,问道:“羊皮?地下埋着羊皮作何?”
“准确来说这是羊皮囊子,制作此物需要很高的工艺。”檀观一道,“先将羊宰杀,然后剥下整张羊皮,脱毛之后再将断头与断肢处扎紧,留下一处向皮囊里吹气,直至鼓起如球,灌入些许清油和盐,最后再将口扎上就做成了,一张革船需十数个羊皮囊子才能载人渡河,黄河边有专为此事的匠人,民间称作筏子客。”
“先生的意思是有人将这羊皮囊子埋在了舍离阁的地下?”卫正则道。
“不错。”檀观一道。
“卫某不懂,羊皮囊子埋在地下难道是为了做肥料不成?”卫正则仍旧没有想明白。
“猜的没错的话,枫树的根系之间应该藏着不少于百数的羊皮囊子。”檀观一道,“而这所谓的天火就是从羊皮囊子里面来的。”
卫正则更是糊涂了,羊皮囊子跟天火委实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的两样东西。
“不知卫大人可听过火井?”檀观一问道。
“听过水井,可从来没听过火井。”卫正则道,“难道还有存火的井不成?”
檀观一笑着点点头道:“在应劭《地理风俗记》中记载过火井的事情,说在?阴县西五十里的鸿门亭附近有一口火井庙,庙内火井中有地火。”
“世间还有这等稀奇的事情?”卫正则朝挖开的坑洞看了一眼道,“难道这里也有一口火井?”
“如果有火井的话,就用不着羊皮囊子了。”檀观一道,“小子素来对奇怪未知的事情感兴趣,曾也好奇过火井的事情,后来在南国大儒萧先生那得到了一些颇有道理的回答。”
卫正则听檀观一这么一说,瞬间来了兴致,此时小粟特等人也围了过来。
原来所谓的火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井,而是自出地火的地方,早在先秦的时候就有凿井取气煮盐的记载了,民间风传地火来自于幽冥地府,这纯属无稽之谈。
南国大儒萧先生认为火井中的地火是为一种可以燃烧的地气,就如地下水一般,只是燃气不可捉摸,更不容易保存,而且燃气并不是到处都有,只有在特定的几处会存在,所以并没有在民间普及开来。
“我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说有人将这种可以燃烧的地气装进羊皮囊中,然后埋在舍离阁的地基之下,将舍离阁的地下人为地造成了一口火井。”卫正则分析道,“如此说来所谓的天火竟是燃气为之!”
“不错。”檀观一将视线转向了小粟特道,“这个思路还是小粟特提醒的我。”
小粟特一脸疑惑,指着自己道:“我?我什么也没说呀?”
“当日你们在酒馆讨论天火的事情,你先说了石脂水可以引燃。”檀观一道,“当时我就在想,除却石脂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产生爆燃的效果,于是就想到了火井燃气。”
接着檀观一将火井燃气之所以能爆燃的原因仔细说来。
晋朝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临邛县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火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
第七十六章·火井(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