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一批知青来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66年,五月。
在小奶团一周岁零两个多月,村里分了第四次钱的时候,第一批知青就来了。
就在昨天下午村长陈柳和从公社开完会回来,打算提前把钱都分给村民。
让他们帮忙把孩子们课桌都搬到大队部院子,帮忙把屋子打扫一遍。
通知所有人开会,简略的说了村里要来一批知识青年来一起搞建设。
咱们这一批钱先提前发到众人手里,家里孩子能上学的去镇上好好上学,手里都有钱了也别太抠搜。
以后李家三人也是要上工的,所以孩子们还是去镇上读书比较好。
很多人不理解,也不敢乱嚷嚷,村长说的哪几次不是为了他们好的。
有些想的明白的,知道肯定和新来的那些有关系,虽不知具体的,等他们到了相处的时候也要自己小心点,在心里默默想着。
水果也下来了,应该是都滴了灵泉水的原因,果子提前一年多结果,早熟。
村里人开始做罐头,肥皂的事因为成本,油的资源问题直接交给他们李家做了。
村长还特意集合来了个会,跟他们说没有工分,因为不好计算就直接一块皂给他们李家3分钱。
不等他们算就直接跟他们说了100块皂是3块钱让他们自己加去。也掰仔细了跟他们说,比按照之前几个人做肥皂给的工分少了太多太多。
众人也没别的想法,人家吃亏做,他们就啥也不干光分钱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现在他们学精了啥也不闹腾。
陈柳和他们看着越来越听话的村民心里也舒服,没刺头,没极品多好,有劲一处使,共同赚钱共同生产这不是就是在过好日子嘛!
没啥事就开始让宋诃把账本拿出来分钱,还是一样一家一户50多块钱。
他们大食堂院子扩大,院子上方已经用竹子封顶变成遮阳形式,不怕风吹雨打,可以在里面做罐头。
院外搭建了一个10平的木屋,里面放上单人床,一个简易小书桌,方便有人值班看守。
食堂打饭口,院子坐北朝南,在西面开了个打饭窗口,晚上不用了就直接用锁在里面锁上不怕有人钻。
翌日。
接到通知的村长陈柳和,喊上李二奎赶着牛车去接知青们,预估时间是快到中午时到,他们要提前到临时在公社挂牌的知青所等着分人。
他们积极可不是为了那群没有劳动力的孩子,他们积极配合还不是为了争荣誉的。
陈柳和想想那群白白嫩嫩,穿的干干净净,一副没力气的孩子们就一阵头疼。愁人,怎么安排?!
虽然公社给说了,不配合或者有不好心思的直接拉到他们知青所等待处理。
他们的工作主要看着别轻易让他们做不好的事,如投机倒把,偷懒耍滑,耍流氓等。
想想他心窝子就疼,他们村里人都没那么难搞过。唉!不想了,想想感觉自己少活好几年。
中午十一点半,他们等的人就来了,一群男女孩子们从拉他们的拖拉机下来,司机又突突突的开走接下一批。
这一批下来有20来个,有的大包小包,有的只有简单一个包裹,有的穿着精致,有的穿着和他们村里相差不大,除了没有补丁。
公社的卫书记也不容他想,直接上来就说:“来来来,这次先从近到远安排。魏威、董香香、马宁、姚曼舒、刘芳铃、何文华你们六人去柳溪生产大队。”
“戚雯雯、刘浩栋、彭纯、彭平、马东、陈晨你们六个去上河村。”
“魏聪明、白莉、马慧慧、程丽、马恒,王一凡你们六个去马洼村。”
“剩下几个等下一批,你们可以先去吃饭。”卫书记摆了摆手,他要回去吃饭了,吃完饭下一批还要分配。
分配完的三个村,拿上清单,分别喊自己组里的。也不管他们嫌弃眼神,直接吆喝上车走人,有不愿意坐车的直接走。
陈柳和不怕他们闹腾,反正他们离得最近,走路也就一个来小时就能到。
剩下两个村里的,离这里太远,走到村里能有一个时辰还多些。
魏威、董香香、姚曼舒、刘芳铃、马宁、何文华他们也不敢闹别扭,再矫情的董香香也忍着,不然真扔下她了她走一路不得累死!
一车人饿着肚子,直到快一点的时候终于到村里了。
六人随着村长他们下车,看着村里玩耍的小孩穿着还算干净,补丁的也少。再看看大队部以外的房子都还行,虽然不是大瓦房,最起码还没破破烂烂的。
陈柳和先让他们把行李放在大队部,把门一锁也让他们安心吃点东西。
六人在路上听村长说了,吃大食堂,自己分分拿着自己行李中的饭盒,筷子冲洗了下跟着一起去打饭。
食堂今天炖了一锅白菜豆腐和带点肉腥的土豆,一锅还算不太稀的菜粥。
他们村里现在有钱了,也舍得多放一点盐,辣椒和花椒是李伟华他们家带着村里种了点,放在菜里能多点味道。
知青六人还以为菜会很难吃的,结果带回到大队部坐下吃了口就感觉还能让人忍受。
把打的饭菜吃完,六人就跟着村长去了他们要住的地方。
陈柳和特意跟他们说:“你们住的村民远一点,那里是我们有了副业给盖的房子。为了孩子方便学习,我们村里现在孩子上学的不少,大人和上初中高中的孩子有空都能过来教一教。”
目瞪口呆的六人面面相觑,这村里太放的开了吧?!为了孩子上学就盖了房子!
等六人提着行李跟过来,看到那院子用石头砌的墙,进了院子是四间的砖房,屋内床铺像是炕一样的大通铺。
这大通铺还是白月姣估算日子快到了,让李伟华提前和村长说的,不然真要等知青他们来了再搭建就晚了。
厨房不大,够他们两人转圈的。橱柜和房间内的衣柜他们村里不负责,锅碗瓢盆的他们也自己解决,想要可以和村里换。
可以给他们三天适应休息时间,缺的东西他们可以自己去镇上和县城买。
李二奎牛车时间也和他们说了下,上午67点,1011点。下午2点3点,56点。
平时是这个时间点,农忙的时候除
第27章 第一批知青来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