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韩信突袭瀛洲[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仅没有夺回函谷关,连洛阳也丢了,项羽得知消息之后,用语言已经无法形容他的愤怒。
身边可用之人越来越少,项羽看了看不远处的谋臣,无比怀念范增在的时候,他的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写了一封话很难听的信,本来准备发给田安等人的,但谋臣建议缓发,这种时候动摇了军心,可能会让那些诸侯王直接导向刘邦甚至是秦国。
西南方向上的刘邦正在休养生息,自己家的后院却出了问题,大秦王朝攻克了函谷关和洛阳城,下面一定不会就此罢休的。但是大秦国并没有如同项羽想象中那样极速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整个中原都曾经是大秦的天下,用秦浪的话来说,早晚都会拿回来的,并不急于一时。
在拿下洛阳之后,王离问过秦浪,下一步应该如何选择?
秦浪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这个圈将咸阳城囊括在内,向北和向西辐射。
“三足鼎立,三年之内要将秦国的领土扩张到这种程度,然后我们就应该坐收渔翁之利。”秦浪说道:“大秦国的长城军在北方只有十余万人,原本是压着匈奴的局面现在变成平衡,而从咸阳向西北,听哨探的消息,已经有匈奴的巡逻队出现,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王离懂了,他点头说道:“秦大哥,你是说匈奴很有可能南下?”
“你应该把可能两个字去掉,他们一定回来的,河套地区水草丰美,是匈奴人垂涎已久的地方,但项羽和刘邦应该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选择攻打函谷关和洛阳,秦浪现在可以说出自己的另一个目的了,“要在与匈奴的战争之中得到战略纵深,匈奴从西北方进攻洛阳一线,咱们还能有一步退路。”
“原来如此!”王离说道:“可使咱们东有项羽,西边再来匈奴,岂不是首尾难顾?”
“是啊!”秦浪说道:“这时候就是需要赵佗的时候了啊!”
赵佗的南越一直都不参与中原地区的争斗,在大秦被各路诸侯分裂之后,他成了南越当地的土皇帝。
秦浪目光幽暗,看着莹莹烛火,“赵佗在,可以对刘邦形成牵制,我们向东,还要向南,要将大秦国现有的土地连起来。”
王离说道:“唉,不知道张良和韩信两个人在南越做什么,这么久都没有他们的消息。”
秦浪大笑道:“我与韩信张良二人一直都有书信联络,只不过中间隔着一个刘邦,消息传递困难。”
从入冬开始算至今日,一个冬天才刚刚过完而已,从时间上看,韩信和张良到达南越还不会太久,秦浪的手放在了自己面前的地图上,按着的那片地方恰好是被刘邦占据,将大秦国与南越地区割裂的地方。
“要打这里吗?”王离说道,“咱们一边招惹项羽,另一边再去找刘邦的麻烦,会不会有些不自量力?”
秦浪又是微微一笑,说道:“你还少说了一个匈奴呢!”
当下的大秦王朝可不仅是面临匈奴的问题,还有以羌族为主的各大部族,月氏国也是一个威胁。
就像是在游戏之中开局,秦浪选择了一片最难的地区,背腹受敌,还全都是强于自己的对手。
最后,秦浪的目光落在了南越这片地区上。
……
韩信与张良二人装作行商,在刘邦的境内就遇到了严格的盘查,两个人只能缓慢行路,但是又遇到了天不作美的时候,虽然没有下雪,可是雨水不停,两个人混在一些逃难的人身边,千辛万苦还是到达了赵佗的地盘上。
赵佗治理之下的南越欣欣向荣,他在治国这个方向上得到了身边高人的指点,而赵佗又喜欢采纳别人的意见,曾经有人建议他倒向项羽,可赵佗没有遵循这个意见,在章邯被处死之后,赵佗很为自己的决定而庆幸。
赵佗现在手下有三十万兵马,他并不想要争霸天下,除了项羽,刘邦也曾经派出说客来找赵佗,想要让他归顺自己,但是赵佗同样没有答应下来,立足南越本地,要防御刘邦的进攻,把握还是很大的。
这天中午,又是个下雨天,赵佗正在自己的府中研读中原形势,手下忽然闯了进来,说有人求见,还把手上拿着的一件东西交给了赵佗。
这是一封加盖了大秦国印的官文,赵佗一看,就皱了皱眉,他没有立即打开查看,而是现在心中猜测了一下,这东西上会写什么?
是让自己带兵援助咸阳?
还是让自己出兵攻打刘邦?
还是其他的关于用兵方略的事情?
可是当赵佗打开这一份官文,看了看,就有些愣了。
这份官文是秦浪让人写的,上面关于用兵或者勤王的事情半点也没有提及,只是询问了赵佗有关南越境内的风土人情,而且更加让赵佗觉得诧异的是,这一份官文上居然还有关于沿海的一些问题。
南越境半边靠海,距离瀛洲很近,而秦浪提到了一件事情,海匪猖獗!
赵佗心中无比震惊,远在咸阳城的咸阳宫怎么会对南越境内的风土人情了解的如此详细,就好像是亲自来过一般!
赵佗当然不会想到秦浪不仅是来过南越境内,还在这边住过一阵子,他的大学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后来被选中做基因融合试验,才会有穿越回到大秦王朝的这件事情。
对于海匪,历史上就一直是一个困扰着国家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赵佗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兵力现在都调转到了沿海一带。
海匪来自两个地区,一个是瀛洲,另外一个是倭岛,这两个地方每年的这段时期都会派出大量的土著来侵犯南越和会稽等区域。
赵佗晚上做梦都在跟这些划着小船的人打交道。
在官文的最后,秦浪还非常关注赵佗有关水军的建设,说道咸阳、洛阳等地木匠很多,可以护送一些懂的造船的人来赵佗大南越境内帮她抵御海匪。
花了很长的时间,一边看秦浪写的这一份东西,一边在自己的心中思考,赵佗对于大秦国那种熟悉的感觉与对于这一份官文的陌生感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冲突!
慢慢的,他的脑门上开始流汗了,“还好我没有答应项羽和刘邦任何一方!”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秦浪写的这一份官文就是带给赵佗这样一种感觉,他好像是被咸阳城咸阳宫给看穿了!
“坏了,赵羽登基我居然没有表示一下!失策失策!”
但是事后,赵佗也给咸阳城送去了帖子,因为刘邦从中作梗,赵佗完全可以把很多事情都推到他的身上,例如回咸阳不便,南越境内同样是大秦国辖属的地区,海匪的困扰和羌族等部落的骚扰都需要有一个人在这里坐镇!
他晃了晃神,发现自己看帖子居然已经用了很久,脑中晃了一下,赶紧站起来问那个士兵:“是谁要见我,送这个东西来的人在哪里?”
那个士兵说道:“在大人您的府门外面!”
赵佗大惊道:“还不赶紧给我请进来!”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赵佗直接冒着雨走了出来,穿过四门三门二门,最后来到大门口,看到远处的树下面,两个人像是落汤鸡一样站在那里。
那是两个长相俊美的男人,虽然容貌完全不一样,却都很漂亮。
一个国家外在的形象就是依靠派出的人员来展示的,韩信和张良结伴站在树下,给人的感觉就是大秦国欣欣向荣,却又非常祥和。
久久未曾回到咸阳城的赵佗想了很久也没想起这两个人的身份,但是这并不耽误他出来迎接张良和韩信。
“两位快快随我进屋里去,外面雨太大了。”赵佗说道:“请问二位是……?”
“在下张良!”
“韩信!”
韩信话少得可怜。
名号一报出来,虽然没有听说过韩信,可张良这个名字还是如雷贯耳的,刺杀嬴政这件事情就让他名满天下来,后来又是一心辅佐刘邦……,赵佗当然不知道最近几个月中原地区发生了什么,鸿门宴的消息满天飞,确实有无数个版本。
“居然是张子房!”赵佗对于现在的大秦王朝更加畏惧了,一个刘邦手下的重臣,居然给挖到了自己这边,而这个韩信,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能够和张良站在一起,必然也是一位豪杰。
来到客厅之后,赵佗让人为二人取了衣服领着他们去换上,过了片刻,三个人在客厅之内重聚。
“你们二位是?”赵佗问道。
有关于自己的身份问题,张良和韩信都已经收到了秦浪的书信,但是明确的任命文书还没有发下来,两个人又是那种比较计较这种事情的人,因此早就商量好了,暂时以秦浪门客的身份来南越境内拜会赵佗。
“原来是秦将军的人啊!”赵佗又偷偷地抹了一把汗水。
秦浪现在是整个中原最强的人,在攻克函谷关之后,他原本做过的那些事情也全都被翻了出来,外加他肚子杀死一头猛虎的消息,在民间的传说之中,秦浪已经被神话成一个四头八臂的强人!
“两位来到我南越境内,可是咸阳有什么安排?”赵佗这样说完,就有些后悔了,两个人表明的身份只是秦浪的门客而已,尽管久闻秦浪的威名,同朝为臣,赵佗却根本没有跟秦浪打过交道,更不要说见面了。
这个隐藏的信息直接就被张良和韩信给抓住了,但是两个人城府极深,都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只是笑了笑,说道:“秦将军以自己的名义派我们来并不是要找你调兵,那是咸阳宫议政殿的事情,他只是因为皇上初登大宝之后,有些冷落了赵佗将军觉得有些愧疚。”
这话也没有错误,赵羽登基成为秦三世,之后的册封诏书之中只字未提赵佗的名字。
而且,从势力和地位来看,王离是大将军,赵佗当然也应该是大将军了。
赵佗却只是个上将军,依次为借口,派自己的门客而不是手下人来见赵佗,就有点私下结交的味儿了。
赵佗也是个聪明人,当即说道:“大秦国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也怪我本人无法脱身,还有……,这咸阳城办事雷厉风行,从王上被刺杀到新皇登基一共也没有用几天的时间。”
看着赵佗脸上的苦笑,张良说道:“咱们莫谈国事,我和韩信都是无官一身轻之人,你这南越境内我还是来过的,时隔多年再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却是故国仍在,因此我想不论是咸阳城还是我家主人秦浪都会甚感欣慰的。”
赵佗又被张良无形之中将了一军,于是只能苦笑着,这个张子房还有这个韩信,两个人的确都是人才啊,只是一席交谈下来,不用几句话,见多识广的赵佗就知道凭张良和韩信目前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将来必定是雄霸一方的大人物。
“既然来了,舟车劳顿,咱们不如先好好歇息。”赵佗马上命令下人安排张良和韩信的住处。
外面的雨水还在下着,天气也有些冷,门外面,一个小将冲了进来,脸上的雨水都来不及擦就说到:“大人,南边又有消息递过来了!”
“什么?”赵佗应酬张良与韩信的笑容直接凝固了,只要是南边来的消息,必然与海匪有关,他也没有避讳旁边站着的张良与韩信,大声问道:“可是倭岛海匪的事情?”
“大人,这次不仅是倭岛,连瀛洲的也一起来了。”小将说道:“他们一起攻打咱们南越,将士们都没有防备,有些措手不及,折了一些人。”
“多少?”当着外人,听到自己的部将吃了败仗,赵佗当然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两千余人!”小将不敢抬头回答,用脑壳盯着赵佗那毒辣的目光说出了这个数字。
“什么?”赵佗也是大惊不已。
海匪都是渔民,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工匠和刀客,瀛洲与倭岛这两个地方当下还是以农耕为主,地域所限,商业不发达,对外通商不行,当然也就一直无法很好的发展,每当错过了耕种的季节之后,这些渔民和农夫就会开船来侵扰中原地区的边境。
既然倭岛和瀛洲联合起来,那自然是优先攻打南越境内,对会稽郡就暂时放一放了。
在以往的交手之中,四个几百人就算是大规模的海战了,今日一听,自己的部将居然折损了两千多个人,只说明了一个问题,海匪的规模非常大。
赵佗手下的士兵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从大秦国南下的时候带过来的,这种士兵并不熟悉海战,因此多数驻防在与刘邦对垒的那一侧以及防备羌部诸族的地方;第二种士兵就是赵佗在南越境内深耕多年之后招收起来的当地人,这些人才是与倭岛和瀛洲来的海匪战斗的主力。
“两位,真是对不住了,你们一来,就让你们听到这样的消息。”赵佗说道。
张良和韩信相视一笑,说道:“秦将军在让我们来南越拜见赵将军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这边海匪很厉害,不知道赵将军现在还要用人吗?”
没弄明白张良说这句话的意思,赵佗满脸的疑惑状态,问道:“我南越境内一直战乱不断,都是小打小闹的,要说用人,那是必然的。”
“那正好,我身边这位韩信,能在秦浪的府中立足,就是依赖于带兵打仗的能力。”
赵佗说道:“我南越境内的秦军是不能给你们用的,不过因为平时我大秦对于南越境内的百姓多有支援,沿海一带的百姓对于倭岛和瀛洲来犯的海匪也是十分痛恨,这些百姓们村村都有自己的队伍。”
张良笑道:“就是想义军那样?”
南越和会稽等沿海地区,老百姓们都是自己组织力量与海匪进行战斗的。
赵佗说道:“这也是咱们大秦国的苦衷啊,这些老百姓拿起刀枪就能打仗,放下刀枪就能耕种渔猎,可咱们军粮和俸禄都不能养活他们,只是在平日里挤出一些物资交给他们,如果二位有心,可以统帅这些百姓来阻止海匪。”
“好!”张良和韩信互相看着笑了笑。
突然发生的这一件事情让张良和韩信没有休息就直接在赵佗副将的陪伴之下继续南下,一路来到了沿海一带。
在路上张良询问韩信,可熟悉海上的战斗?
韩信说道:“海上也是打,陆上也是打,没什么分别,只是大家都是百姓,战力自然不如正规的将士们。”
“你说得对,但是倭岛和瀛洲同样都是渔民耕夫,大家都差不多。”
不到两天的时间,张良和韩信就快速地赶到了揭阳,在这里,驻扎着一些赵佗的士兵,因为有偏将跟随,到哪里都是畅通无阻,张良和韩信看到了周围的情况,真是有些触目惊心。
受伤的将士们就安排在这里进行救治,整个营地内都是笼罩着一层死气沉沉的气氛。
“各位,这两位是大人派过来的,以后大家就听他的吩咐。”
偏将说的和赵佗安排有些不同,在赶路的这两天时间里,三个人已经商量妥了,偏将默许韩信可以调用一些自己的力量,但是不可能整军编制的供他调遣。
&n
第118章 韩信突袭瀛洲[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