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闵载又来屯田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闵载走到黄征面前,恭敬的行了一礼,第一次用请求的语气道:“汉王,臣恳请,由臣带他们去北汉。如今我们已夺取灵州、银州,加上我们现在的六城,我们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塞外粮仓了。臣想继承我叔父的事业,替北汉、替天下百姓,去种地。”
黄征拒绝道:“不行!你是我北汉大将军、又是北汉太尉,岂可去种地,你是想临阵脱逃吗?”
闵载连忙道:“非也。汉王此次也只是骚扰乞伏炽磐,不会大动干戈。我们的患处在后方。汉王已知,我们新攻下的夏国大片土地,流寇、散兵、山贼极多,而且到现在也没找到沮渠蒙逊,这些,可能都会威胁我北汉的大后方。‘得土地容易,但要消化占领的地盘则远非一日之功。臣恳请,由臣亲自驻扎银州,既遏夏、北凉、南凉之地,又可就地屯田为我们新增的军队提供粮食。朔州已经有奚斤将军在、雍州有贺兰王妃在,后秦内乱无暇北上威胁我们。”
“所以你想趁这个难得的和平时期,屯田种地,为我们提供后备?”黄征问道。
黄征内心其实是非常认同闵载的提议的。毕竟以北汉目前的这点实力,虽说可以在西北横着走,但也仅限于横着走了,还没有能吃下这块地方的实力。
强大如拓跋?,15岁成为代王,一路砍杀,硬是血拼出一个强大的北魏,他的个人能力应该不逊于刘裕吧?但他却在生命最后的十多年里,北魏的领土并没有任何扩张。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拓跋?变得昏庸了,而是拓跋?吃饱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某人可以吃下第一个馒头,也可以吃下第二个馒头,却不代表他能一个接一个地吃到天荒地老,因为他总有吃饱的时候。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吃饱了如果还继续吃,那就要被噎死了。所以他现在要做的,是先把吃下去的馒头消化掉。
但是北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他们已经消化了,可以吃更多的馒头了。而且黄征自己需要拯救更多的人,他就需要与北魏紧密配合,北魏提供物资支持,北汉与北魏共享胜利果实。
回到北汉自身,目前既有谋略又做事谨慎,可以帮助北汉“迅速消化”吃下去的馒头的,目前只有三人:慕容桧、高允、闵载。
但慕容桧,朔州之战后需要镇守洛阳,经略南方之事;高允,需坐镇大本营高阙,统领北汉内政,为前线提供后勤保障,同时需控西域、盯着草原的柔然、契骨等国。最后剩下一个就是闵载了。
作为北汉大将军,从北汉的立国之战开始,历经无数战阵,从无败绩,而且是出了名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现在的局面了。
闵载见黄征犹豫,知道自己猜中了。
“臣请求汉王,在新占区域,继续实行‘诸葛八策,尤其重用寒门士族。目前我们最缺的不是兵,而是将才、读书人。我要趁此机会,招揽那些不得志的凉州文人来北汉。”闵载趁热打铁。
闵载的最后一句话说到了黄征的痛处,当时自己亲自书信至凉州招揽人才,却无人响应。如今再次招揽,你们还会自视甚高吗?
“好,那就劳烦太尉了。我会要求高允全力配合!”黄征点点头。
闵载连忙拜谢,转身对着灾民大声道:“我乃北汉太尉闵载。过了黄河,就是北汉。汉王命我亲自护送你们去往北汉,北汉会给你们提供保护、提供种子,只要肯努力,就能养活自己。”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百姓们纷纷跪倒,山呼“汉王大德”,感谢之声不绝于耳。
黄征想起了庾信《枯树赋》中的名句: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报,北凉特使求见!”一名亲兵匆匆赶来。
黄征看着闾大冒:“这北凉的特使这么厉害?都能准确知道我们的行军路途到哪里了?”
闾大冒老脸一红:“我去看看。”
“不用看了,我带来的。”杜仲在特使之前来到了营帐。
看着黄征面露不悦,杜仲笑道:“汉王,这是好事!我们刚刚消灭夏国,目前暂时没有实力同时和西秦、北凉打仗吧?现在,北凉王沮渠蒙逊派特使,求和来了。”
“求和,怎么个求和法?”黄征面色缓和,但又严肃起来:“沮渠蒙逊是怎么突破我们的防线回到北凉的?”
杜仲讪讪道:“西北地域广大,他又熟悉当地风土人情......”
“行了,不怪你,叫特使进来。”黄征道。
首发:塔>读小说
“拜见汉王!”特使面色从容,丝毫不惧。
黄征奇道:“有何事,这么着急找我?不用读那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说重点,一句话就行!”
特使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北凉公主沮渠红妹,与汉王情投意合,愿意委身嫁做汉王妃!”
第119章 闵载又来屯田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