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晋狂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提笔绘山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360小说]https://m.360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冯雁悠然坐下席位,眼观鼻,鼻关心,老神自在。

    nbsp同时脑海快速翻涌,想着那些记忆里的诗词。

    nbsp可惜原先的小本本不在,那里面记载了很多前世的记忆。

    nbsp见学子们就位,院长柳杰大声宣布道:

    nbsp“首先为令诗,今日选“志”字为令,不限言体。诸位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写于纸面。”

    nbsp众人听闻,议论纷纷。

    nbsp“选“志”字?往年一般为咏史、咏物、咏怀或者山水田园等,没想到今年出了“志”字?”一名学子皱眉道,前些日子准备的诗词看来用不上了。

    nbsp另一名学子也长叹:“是啊,今年的比试颇有难度,志向不就是为官吗?难道让我等写当官的意愿?怕是会遭人诟病。”

    nbsp“哎!志向无非是建功立业,娶个漂亮的小娘子。但如何建功立业?征战沙场?去何处征战?将氐族人撵出华夏?”

    nbsp“嘘!你小子不要命了?推翻苻秦王朝,此话也敢讲!只怕递交上去就会砍头!”

    nbsp众学子不断低声抱怨。

    nbsp冯雁也有些犯愁,自己的志向往大了说,太大!往小了说,太俗。

    nbsp记得以前的想法是,提个鸟笼满大街嘚瑟,最好当个王爷啥的,不管闲事,生活无忧,别人还惹不起。

    nbsp鸟笼在手提,恶奴随身傍。

    nbsp身居王爷府,行走有香车。

    nbsp遥看美娇娘,当街去调戏。

    nbsp留下买笑钱,做尽风流事。

    nbsp“我去!怎么写出来了?”冯雁急忙涂抹掉,换了新纸张。

    nbsp还是按正常套路出牌吧。

    nbsp冯雁沉思片刻开始书写,确切地说,开始七拼八凑。

    nbsp拼凑如下:

    nbsp君不见青松百尺可蔽日,长成需经万霜苦。

    nbsp君不见宝剑锋从磨砺出,千锤百炼始成钢。

    nbsp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nbsp将相本无帅,男儿当自强。

    nbsp时光似箭,日月如梭。

    nbsp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nbsp君不闻甘罗十二为宰相,买臣五十作公卿。

    nbsp君不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nbsp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nbsp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nbsp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

    nbsp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nbsp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nbsp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nbsp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nbsp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nbsp…………

    nbsp《寒窑赋》?《将进酒》?

    nbsp看着都像,又不像。

    nbsp写完诗句,冯雁继续老神在在的打盹。

    nbsp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接着又开始“和诗”,形式必须与第一句相仿。

    nbsp由院长柳杰说出第一句,学子们往下应,完成后句,还是书于纸面。

    nbsp“今日上句为:秋风萧瑟天渐凉。请诸位根据首句完成一首诗。”柳杰摸着胡须宣布道。

    nbsp众人听到这句再次低声议论。

    nbsp“听着像是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

    nbsp“秋日即将到来,可气温并未降下来,为何出这一句?”

    nbsp“与《燕歌行》略有不同哦,我怎么记得是:秋风萧瑟天气凉。”

    nbsp不少学子觉得古怪,别人用过的诗句怎会用在这个环节?

    nbsp柳杰听到议论,心想:虽是夏末,如果取夏日的诗句很容易触景生情、激发灵感,夏日取秋作诗,那就要凭借回忆与想象力了。

    nbsp出题若是容易,岂不失去考试的意义了。

    nbsp冯雁想了想,自己好歹喝了十多年墨水,索性自己作一首吧。

    nbsp沉思片刻,写下一首《秋思》。

    nbsp秋风萧瑟天渐凉,

    nbsp安邑城中留余香。

    nbsp古道西风瘦驮马,

    nbsp天涯孤影望故乡。

    nbsp最近在河东郡,早已听闻此地有众多商队外出远行,一队队的车马驮着苦盐去往西北之地进行食盐贸易。用盐可以换取那里的马匹、药材、农植物等。

    nbsp半个时辰很快过去,学子们绞尽脑汁都写了一首诗。

    nbsp紧接着开始接诗,四人一组,院中分成了若干组。

    nbsp好巧不巧,与冯雁同组的人中,一人竟是柳家的柳信。这个柳信曾弹奏嵇康谱写的《长侧》,获得众人赞誉。

    nbsp柳信自幼苦读,在河东郡是颇有名气的才子。

    nbsp四人中,两人看到柳信同居一组,不由苦笑,因为接诗中只能选择最佳的一首,也就是只能一人胜出。

    nbsp每人吟诵两句,其余接两句,四人共八句。

    nbsp这种接诗倒是与冯雁当年在建康城华林园中的诗词接句一样。

    nbsp其中一人自感不及柳信,于是开口道:“柳兄,可容崔某先吟第一句?”

    nbsp柳信淡淡一笑回道:“自便。”

    nbsp另一人此刻非常懊恼,为何没有抢先提出,只得硬着头皮道:“那我接第二句吧。”

    nbsp柳信淡淡点头,那种雍容大度的神情,即使是冯雁也暗感钦佩。

    nbsp这些大家族的子弟,确实与众不同。

    nbsp柳信看向冯雁,意思是让冯雁优先选择,而冯雁也是淡淡一笑,“柳兄自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姓崔的学子想了想,开口吟道:“登高避盛夏,孩童扑入水。”

    nbsp第二名学子沉思片刻也吟道:“水中荷花红,莲叶绿凉亭。”

    nbsp冯雁与柳信听完都暗自点头,短时间能对上实属不易。不过,第一个吟诗的人确实占便宜,只要把想到的说出来即可,而且引导了整首诗词的方向。

    

第三百三十二章 提笔绘山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